首页 资讯 原创 从模具厂变身文创地,一堵土墙变网红墙,老西街新去处小西埕

原创 从模具厂变身文创地,一堵土墙变网红墙,老西街新去处小西埕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24日 23:25

原标题:从模具厂变身文创地,一堵土墙变网红墙,老西街新去处小西埕

不论你去没去过泉州,现在视频网站上关于泉州的这堵土墙火了,几乎来泉州玩的年轻人都会来这里打卡。土墙上的字是白岩松说过的一句话“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个网红墙所在的位置就是靠近西街,位于裴巷的小西埕。

裴巷所在地,是古代泉州城内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千百年来,留下许多鸿儒巨擘的人生轨迹,过去的裴巷可谓牌坊林立,据史料记载,仅有宋一代,就有进士郑良弼的“光华坊”、进士江常的“台望坊”、知州林宗臣的“魁武坊”等等,可惜这些都在历史变迁中遭到损毁,但仍有不少古迹和清末民初的建筑保留了下来。

小西埕前身是开元模具厂,现在被打造成文旅融合的文创园。可以说这里是泉州古城的一个缩影,也是岁月更迭的产物。既保留了古城的传统韵味又增添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元素。与时俱进的变化,让传统更好地被流传下来。

就像网红墙一样,看起来只是一个加了名人话语的土墙,却让人把目光聚集到老墙,泉州老城身上来。俗话说,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小西埕这里聚集了这座城有趣的灵魂,不论是城市过客还是归人,在这里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

小西埕很小,走马观花,走走拍拍,最多十几分钟就逛完了,但是小小地方却藏着大大的梦想。天台上演绎着浪漫,生活需要仪式感。或文艺或小资的店铺,让人觉得总有美好可以遇见。

而老树下,古井,小竹椅子,小茶桌又是小时候的记忆。泡茶是泉州人的生活日常,在这里巧妙融合。随着城市水泥森林的拔地而起,生活快捷的同时,邻里文化在逐渐消失。而这样一个小广场,让陌生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话家常,关系也随之拉近。就好比儿时夏日纳凉唠嗑一样。

我曾打趣和朋友说过,闽南的红砖古厝,真的很难一眼判断出是新,还是老建筑。如果说红砖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体系。那么小西埕的出现,就像点缀于精华上亮片,带着自己的闪光点,让人从老街巷陌发现新的亮点与活力。

这里小广场还有舞台,会根据时令传统节日举办当地民俗人文活动,比如木偶戏,汉服活动等。精彩一直在延续,不曾间断。

有人会对文创园持怀疑想法,认为不过变着花样挣钱而已。但如果你静下心来去感受,你会发现,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它的存在变得有意义。目光聚集之处,好的东西才能被发扬光大。听说端午节这里有夜市,到时泉州原创匠人会聚集于此,不妨来看看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从模具厂变身文创地,一堵土墙变网红墙,老西街新去处小西埕
凸显清文化主题 近400岁沈阳中街将变身网红街区
成都夜间消费新去处 天府文创大集市正式开街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北篇】湖北东沟村:乡村掀起“民宿热” 贫困村变“网红村”
湖北黄石:工业遗址变身“文化街区”
老旧村落变“网红打卡地”,汕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零陵:文化墙绘扮靓古城色彩
对话张常宁:郎平教练就像我们身后一堵很扎实的墙
老胡同里走出社区艺术家
网红“云揽客”,文旅业复苏的新玩法

网址: 原创 从模具厂变身文创地,一堵土墙变网红墙,老西街新去处小西埕 http://www.alq5.com/newsview1741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