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健‖端午时节话屈原
原标题:王健‖端午时节话屈原
端午节又将来临,在这一天里,人们延续着两千多年的习俗,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菖蒲。这些无不是与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楚辞》的奠基人屈原有关。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又名正则,字原,一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他出身贵族,与楚王室同宗;他天生内美高贵,寅年寅月寅日出生;他外貌秀美,体态颀长,姿容俊朗,服饰奇美,“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披明月兮珮宝璐”;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6岁时,就官拜左徒,地位仅次于令尹(宰相);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应对诸侯”,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屈原是诗国的一颗最为耀眼的巨星,他的星辉照耀诗国两千多年。他的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仰慕的风范。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我国诗歌史乃至世界诗歌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魅力的篇章。由于他是贵族宗室,从小所受的“国家概念”的教育,因此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忠君爱国的思想,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于他的一生。
屈原在他短短的政治生涯中,坚持富国强兵的政治路线,对内实行变革,推行理想的法治,对外联合齐国“合纵”抗秦。由于他推行的这些“美政”,楚国的国势一度出现了上升的势头。这个时候楚怀王还是挺信任他的。到了楚怀王十一年,在屈原的奔走效力下,怀王竟成了六国的首领,成了“众约长”。但是,由于楚国外有强秦分化瓦解,内有侫臣施加压力,他们内外勾结,结成政治联盟,一起压向力图实施“美政”的屈原,加上昏庸的楚怀王听信谗言佞语,怒而疏远了屈原,并把他从左徒降为“三闾大夫”,即管理王室三大姓氏事务的虚职。这对于欲大展鸿志的屈原来说,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他悲愤、忧伤,曾多次上朝欲辩白,然怀王拒而不见,他对自己的不白之冤愤怒又无奈,君王一味听信谗言而对他不公正对待,内心感到痛苦和怨愤,“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澂其然否”。此后怀王一直对他见疑而弃,并将其放逐,在流放途中,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亲眼看到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哀叹自己变革的夭折,“美政”的失败,国力的虚弱,战争的频仍,他不禁叹息流泪。及便如此,他还是对楚怀王寄予希望,对故国怀着深深的情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爱国情怀终身未改。为了理想,虽然被逐还要为怀王“导夫先路”;为了理想,在无可忍受的情况下,还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求索”,就是追求美政理想,“求索”,就是坚持治国理念,决不向谗佞低头,决不同流合污!这种思想贯穿于《离骚》的全篇,从而构成了《离骚》的主题。这首长诗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还在于字里行间激荡着爱国主义感情。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那时候,诗人的“美政”离开君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他的怨恨、悲愤、倾诉与忧伤,都是忠君爱国的表现。诗人对人民遭受的苦难寄于的同情,对自身遭遇的感伤,这都是一种爱国的反映。特别是在他看到归国无望,理想难以实现,决计离开楚国“远逝以自舒”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犹豫的,是复杂而不舍的,“鸟飞反(同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他的心情仍然沉重地眷恋着灾难深重的故国,“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以车夫怀恋故国的悲伤和马儿频顾旧道而不行,深刻表达自己内心对故国怀念的思想感情,马亦如此,何况人乎?这种对祖国深沉的爱,牵动着诗人的思绪与行踪,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品格。
在屈原被怀王放逐江南后,当得知怀王被秦所骗而被困秦国并客死他乡,新主楚顷襄王更加昏庸,罢黜了“三闾大夫”的职务,将他再次流放,先把他流放到汉江上游,次流放到皖浙等地,最后流放到湖南沅湘最为穷困偏僻地方。在被流放沅湘途中,眼见着秦楚战争连年败绩,兵士死伤无数,城池不断丟失,国土不断丧失,最后连楚国国都郢都(都城在荆州江陵)也被秦军攻陷,最后的一线希望彻底破灭之后,他深感国之不存,将以何颜立于世?他发出浩叹:“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他万念俱灰,悲愤地怀抱巨石,向着汨罗江扑去......这一天,是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据传,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屈原的妻子就向他殉难的汨罗江抛投饭团,附近的老百姓感念诗人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操,纷纷效仿,渐成楚地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划龙舟是寻找屈原的忠魂;包粽子投向水中是担心屈原饿着;雄黄酒是驱毒之物,(屈原被流放的沅水湘水是瘴疠之地);艾草是屈原喜爱的香草之一,同时也可祛毒治病;菖蒲表示屈原的佩剑。
楚辞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以屈原创导的“楚辞”,结束了《诗经》的文学时代。从屈原开始,我国的诗歌创作,由群众集体创作阶段一跃而为由诗人经过艺术加工,用来表情达意的提高阶段。诗的容量增加了,诗的表现力也加强了。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比兴手法的充分运用和句式的参差多变。特别是“兮”字,在句式中不仅能调节音节,而且能疏通文意,形成了楚辞的语言特色。屈原所有的诗作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运用比兴手法,以香花芳草来比喻他的高洁品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他的语言奇幻而瑰丽,忽天上忽人间;飞龙、舞凤、赤豹、纹狸、风神、雨师等等齐集诗人笔下,形成了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的:“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楚辞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都给后代的诗人以启迪,一直影响着诗歌的发展。屈原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典型,他用生命所谱写的伟大诗篇,如同日月之华光,照耀后世,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精神财富而万世永存!
作者简介:王健,黄梅人,文学爱好者。
责任编辑:秋歌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王健‖端午时节话屈原
【网络中国节】端午时节话粽子 哪种口味你最爱?
原创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纪念屈原只是附加理由,吃货起了主导作用
“430绘本小站”端午特别版,和你一起解密屈原与端午节
端午,粽情飘香爱国浓
北京:端午原则上不组织线下文化活动
端午节日话香囊
多地云上过端午!传统节日如何扎根现代社会?
中青网评:品读端午,让传统文化滋润人心
【复兴网评】读懂“端午安康”里的深意
网址: 原创 王健‖端午时节话屈原 http://www.alq5.com/newsview17356.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