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黎锦传承人符林早:巧手织黎锦 丹心护非遗

黎锦传承人符林早:巧手织黎锦 丹心护非遗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24日 18:00

原标题:黎锦传承人符林早:巧手织黎锦 丹心护非遗

黎锦技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堪称海南民俗文化的瑰宝。而黎锦技艺传承人作为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以她们非凡的才智,创造、掌握、承载着非遗项目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让黎锦这项民族文化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向现代、走向大众,走向世界。来自大田镇报白村的符林早就是这些黎锦技艺传人中的佼佼者。

大田镇报白村是少数黎族村庄,整个村落绿树环绕,在花梨树掩映下的是有着蓝色琉璃瓦、粉白墙面、朱红门窗、独门独院的黎家特色小洋楼,循着一曲优美动听的黎族歌谣,记者来到了一家黎族庭院,庭院内几个黎族妇女身穿黎锦席地而坐,正一针一线、细致认真地织黎锦,仿佛遇见了旧时光。

“这个是絣染,如果不平衡,你就要这样拉”,符林早正在手把手教“织娘”织锦,她是东方市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黎锦技艺传承人。她9岁跟着家里学习织锦,16岁独立掌握黎锦最复杂的絣染技艺,18岁成为俄贤岭一带公认的织锦能手。如今她已经是黎族纺、染、织、绣手工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多项荣誉加身,却不忘坚守和传承,组织村里的妇女学织黎锦。

国家级黎锦技艺传承人符林早:“我们的黎锦如果没有人学会消失,如果我们回来也是继续教我们织娘,我的学生,我的徒弟我要继续教他们,我都什么就教他们什么,要技艺传承下去。”

符林早深知,喜欢传统纺织技艺并掌握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传承了数千年的纺染织绣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她不断提升自己的织锦技艺,并带动村里妇女空闲时学习织锦,符仁姑是其中之一。

市级黎锦技艺传承人符仁姑:“我从小就看她织黎锦,我也爱上了黎锦,然后她就说,你们也要好好学黎锦,因为我们黎族每个女人都要学会黎锦,然后就把黎锦,把技艺传承下去。”

经过符林早的精心教授下,符仁姑目前被评为市级黎锦技艺传承人。同时在符林早的指导下,符仁姑和其他织娘在坚持传统、坚守民族审美法则的同时,把握时代审美趋向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实现产品化,将黎锦作为产品销售,增加收入。

市级黎锦技艺传承人符仁姑:“我们现在也是正在讨论要把黎锦,变成我们的财富,因为我们要把黎锦做得比现在还要好,要一代一代地把它传承下去,同时要变成我们的产品,增加收入。”

国家级黎锦技艺传承人符林早:“我的学生他们现在也是织好变成成品,我看到也是很高兴,如果他们织好了,帮他们卖出去,就不要那么辛苦去晒太阳干工。”

除此之外,在符林早的影响下,其侄女符丽琼毅然放弃了在深圳的事业,返乡开始了黎锦创业之路,并巧借微信、抖音传播,打开黎锦销路,让黎锦走出去火起来,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创业梦想。

大田镇报白村村民符丽琼:“其实我在深圳市有一份工作的,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黎锦,回到村里看到舅妈她们的纯手工黎锦,我就做了一批改良版的旗袍,卖了一批,有两万块钱,所以我很有信心做这个。”

符丽琼对黎锦的改良创新以及利用现代化传媒平台多渠道拓宽黎锦销路的做法得到了符林早的支持。她告诉符丽琼,黎锦作为一种非常珍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改良创新也是保护和传承的最后办法。

国家级黎锦技艺传承人符林早:“支持她,她自己也会想,做什么他也自己会做,不单单是我教,只有创新,黎锦才能走得更远。”

据了解,东方市现有1人被评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4人被评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传承人,41人被评上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市级传承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黎锦技艺,它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像符林早这样优秀传承人的坚守,而黎锦技艺也成就了符林早的传奇故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黎锦传承人符林早:巧手织黎锦 丹心护非遗
黎锦传承人张潮瑛在创业创新中传承黎锦
黎锦光辉艳若云(薪火相传)
南海工匠刘香兰:传承黎族文化 教好黎锦技艺
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黎锦进京 展示传统与现代的魅力
2020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开幕
向世界展示多面海南 非遗追上新潮流
海南黎锦及纹样服饰创新设计征集遴选活动获奖名单出炉
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开幕
业界专家学者齐聚海口 共话锦绣传承与创新

网址: 黎锦传承人符林早:巧手织黎锦 丹心护非遗 http://www.alq5.com/newsview17162.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