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
原标题:追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
陶德麟凝神创作书法(资料图)武汉大学供图
中新网武汉6月24日电 题:追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
作者 马芙蓉 吴江龙
陶德麟先生追思座谈会24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专家学者、学生亲朋等相聚线上、线下,回顾陶德麟一生的学术成就和理论贡献,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和师者风采,传承他的崇高精神和伟大理想。
陶德麟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学院教授。他曾在1992年至1997年任武汉大学校长。2018年11月退休。2020年5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他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著名前辈学者。从1953年起,他兼任李达科研助手达13年之久。他遵李达遗嘱修订《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卷,以《唯物辩证法大纲》的书名出版,被认为代表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达到的最高水平;他主持编写多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为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建设作了不懈努力。
“陶德麟先生做学问有巨大贡献。”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在追思座谈会上指出,其贡献及特点,他概括为“注重家国情怀、具有问题意识、倾注中国化研究、用学术讲政治、平实表达思想。”
韩庆祥认为,陶德麟的著作不故作深奥,而是坚持问题导向,是一位以最平实语言表达自己学术思想的大学者;其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书斋里搞学问,而是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与陶德麟属同龄人,两人相识六十多年,在各自八十大寿时曾相互赠诗以贺。在赠予陶德麟的诗中,陈先达写有一句“笔下雷鸣道不孤”。
“决非酬应之语,而是出自内心。”陈先达说,他曾与陶德麟交流对马哲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真理标准等问题的看法,两人坦诚相见,没有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基本观点完全一致,故而赞陶德麟“笔下雷鸣道不孤”。
在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陈晏清眼中,陶德麟热情、谦和,对学界的同行,不论老少、地位高低,均非常尊重,是一位有温度的哲学家。
陶德麟在武汉大学行政楼前留影(资料图)武汉大学供图
有一年,“哲学原理体系改革”课题最终成果审稿会在武汉大学举办。合影时,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陶德麟让晚辈在前排就坐,他自己站在后面。会议结束后,他亲自送别每一位离汉学者,不论老少。这两件事,陈晏清一直记在心中,“从这种事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风格、情操、境界。”
陶德麟夫人吴佩钧告诉记者,几十年来,陶老写一些著作和多篇文章,苦苦思索,字斟句酌,通宵达旦,再三修改后才定稿。2012年以来,陶老因慢阻肺疾病多次住院,多次安全回家,但是这一次去年8月入院,却一去不复回。
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为陶德麟设立的网上纪念堂里,不少人留言送别。“躬耕真理,心系国运,著经典成就卓越;守护思想,超擢后学,育桃李风范永存。”一名学生留言说。(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追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去世,终年68岁
时间是什么?——剖析西方几位著名哲学家的时间观
著名哲学家、哲学教育家方克立教授家属向南开大学捐赠图书3500余册
与时俱进 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哲学家黑格尔这样理解
李公麟《人物故事立轴》
再续师徒情谊 齐白石、李苦禅、许麟庐艺术联展启幕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巴黎:《追忆逝水年华》
为什么牛人骨子里都是哲学家?
网址: 追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 http://www.alq5.com/newsview17102.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