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他写下华西医疗队赴湖北抗疫故事,登上《人民文学》头条
原标题:77岁的他写下华西医疗队赴湖北抗疫故事,登上《人民文学》头条
入夜8点,谭楷的一天,似乎才真正开始。77岁的他等待着一个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的电话。自今年3月起,每晚如此。历时逾一月,他收集了多个武汉抗疫一线的故事,写就2万字的《你们是世界上最美的白衣天使》,刊于今年第六期《人民文学》头条。
谭楷 图据人民文学微信公众号
近日,作家、《科幻世界》杂志创始人谭楷接受红星新闻专访,回顾了本次写作的心路历程。
打开受访者内心的钥匙:孩子的画
星月夜,一艘橙红色的船在大海上航行。船上,近十只绿色小乌龟驮着红十字医药箱,把抗疫药品送往远方。
嘟嘟儿的画 受访者供图
这张画,出自一个4岁的小男孩:嘟嘟儿。嘟嘟儿的妈妈苟慎菊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生。今年2月,苟慎菊要随同事们出征武汉了。
临行前,苟慎菊对嘟嘟儿说:“妈妈去给许多像你一样乖的娃娃看病病,你要好好听爸爸的话。等妈妈回来,给你买玩具,带你去游乐园耍哈。”
嘟嘟儿很听话,想到妈妈要跟病毒打仗,就画下了一只只驮着药箱、跋山涉水的“抗疫小乌龟”。苟慎菊曾给嘟嘟儿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乌龟虽然跑得慢,但它坚持、踏实,它一刻也不停地往前爬,最后胜利了,骄傲的兔子输了。”故事讲完,乌龟成了嘟嘟儿心中第一位英雄。
这些小乌龟让谭楷找到了通往医护们内心深处的钥匙。“写抗疫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难点在采访。”谭楷表示,如何让医护人员敞开心扉,成为写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无意间,当谭楷听闻苟慎菊聊起嘟嘟儿画乌龟的的故事,他“觉得太有趣了”,再一打听,“不得了,十几个娃娃都用绘画表现抗疫,以及对爸爸妈妈的思念。画得非常精彩!为抗疫,这些白衣天使与子女分开了两三个月。这一分离,竟让孩子们在一夜之间变成画家、诗人”。
谭楷说:“由此,我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医疗队成员,一多半是年轻的妈妈或爸爸。再累再苦,他们说到小孩的事情都非常激动,自然而然就讲起了许多发生在病房的故事。”
谭楷
在谭楷提议下,《科幻世界》联合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白衣侠——我心中的超级英雄”科幻作品征集活动,收到科幻画5000多幅、科幻创新作文4000多篇。
谭楷告诉红星新闻,最初,他并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写下抗疫一线的故事,“因为当时我没法去武汉采访,而且人家都很累,什么时候采访、采访什么呢?我不想采访”。
促使谭楷转念执笔的,是他2月7日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在武汉天河机场相遇。
“你们是哪个医院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
“你们是哪个医院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
“齐鲁,加油!”“华西,加油!”
“这是历史的回音,”谭楷写道。此情此景,让他触动,“真想跟随华西医疗队一起奔赴湖北,但77岁的年龄,非医疗专业的退休老头,我不可能当一名‘随军记者’”。
通过医院,谭楷联系上华西医疗队十余位医生和护士,“你们忙,没时间写文章、详细的日记。你们只需要在电话里,给我讲一讲亲历的抗疫故事,我会给你们做好秘书,把你们讲的,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
宾馆里“一个人的追悼会”
护理师张耀之,是1月2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批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
腊月二十九日,张耀之和丈夫、孩子驱车回老家达州宣汉县过春节。刚下高速公路,她就接到医院电话,得知自己被选为第一批赴湖北医疗队成员,翌日须回蓉,大年初一赴武汉。
当晚,亲人们齐聚一堂。吃罢年夜饭,张耀之向外婆告别。出人意料的是,当问及外婆有什么话要说时,九十高龄的她竟说想唱一支歌。
在大家的掌声中,外婆唱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是外婆留给张耀之最后的歌声。
十多天后,张耀之打电话给父母才知道,她再也见不到外婆了。在《你们是世界上最美的白衣天使》中,谭楷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再现了当时场景:
“在那些忙得昏天黑地的日子,回到宾馆,与家人视频,总是最开心的时刻。我问到外婆,爸爸支支吾吾说,外婆身体不太好。哪晓得我耳朵尖,听到妈妈在打招呼,不要给娇娇(编者注:张耀之小名)说外婆的事。我立刻意识到,外婆已经走了!
在我的追问下,爸爸终于说,自从我们小家四口人一走,春节大团圆的火热场面就消失了。外婆面对空空的老屋,干脆就钻进被窝里睡大觉——我相信,外婆是在想我,想她最疼爱的外孙女——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
在宾馆里,我开了‘一个人的追悼会’,对着外婆的遗容,用‘心语’向她致悼词。”
张耀之表示:“我走的时候,外婆等于是跟我告别了。”她说,外婆为她唱的那首歌,“就是要我像当年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士那样,雄赳赳,气昂昂,勇往直前,绝不后退!”
50岁阿姨生日当天的 “公主抱”
在病房,重症监护室护理组组长王某某“感到病人陷入深深的恐惧”。他背下了病人们的名字,“我觉得呼喊名字很重要,病人每天都听到医护人员不时喊自己的名字,会感到‘我还存在,我还活着’”。
为了让病人开心,他教大家“八段锦”、学说湖北话。“过早”“干么事”“做么子”……方言拉近了医护和患者之间的距离,“逗乐了许多病人”。
在谭楷的笔下,有一位王某某护理过的阿姨,让大家印象颇深。
出院前,阿姨给王某某说,下班后要合拍一张照片。次日,她早早起床,仔细化了妆。“我希望能正式一点,不能穿一身睡衣睡裤跟你合影。”阿姨对王某某说。他们摆各种造型照相,最后,照相的护士说,干脆来一个公主抱吧!王某某有点犹豫。
谭楷沿用第一人称口吻写道:
“她用目光征询我的意见,眼眶里有泪花在闪烁。我正犹豫时,她说:‘今天是我50岁的生日!’
我爽快地给她一个‘公主抱’。拍完照,她说:‘你看看,合不合适,不合适就把这一张删掉。’我说:‘没关系。’
阿姨说她过了一生最难忘的生日!当天,我就给我的爱人讲了‘公主抱’的经过。我的爱人说:‘我完全理解——闯过鬼门关的人,太需要温暖,太需要爱了!’”
……
类似的故事难以尽数,“记不得写了多少个故事。”谭楷表示,“整个三月,我守在电话旁聆听来自武汉的声音,写下了几万字的‘华西医疗队赴湖北抗疫纪实’,摘选出《你们是世界上最美的白衣天使》。”
在谭楷看来,实际上的作者,是抗疫一线的华西医院医务工作者们。他说:“我,只是白衣天使们的‘秘书’而己。”
红星新闻记者 马天帅 彭莉
编辑 张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77岁的他写下华西医疗队赴湖北抗疫故事,登上《人民文学》头条
三赴前线抗疫 他是“重症八仙”也是温柔暖男
湖北核酸检测医疗队: “怀着感恩的心来支援”
【你有多美】冲上热搜!中国首批赴非抗疫专家组出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曾勇:用“中国智慧”为非洲抗疫作贡献
中国医疗专家组赴阿塞拜疆开展抗疫工作
中宣部授予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华西医院ECMO小队出发新疆支援抗疫
所在营区出现新冠病例,第19批赴黎维和医疗队做好抗疫准备
听“最美逆行者”讲抗疫故事
网址: 77岁的他写下华西医疗队赴湖北抗疫故事,登上《人民文学》头条 http://www.alq5.com/newsview16691.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