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对你的影响,比你想象得更大 | 豆瓣7.5《天生非此》书评
原标题:家对你的影响,比你想象得更大 | 豆瓣7.5《天生非此》书评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广泛。但是具体影响到什么层面,影响程度如何,先天性因素重要还是后天养育重要?对于这三个问题,心理学家还没有非常一致的共识。
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认为,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极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受到的养育方式,因此,后天的培养比先天遗传因素重要得多。他将他的研究写入了《天生非此—— 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让我们重新开始关注全人类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下一代,尤其是在他们小的时候?
1. “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由来是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场银行抢劫案中,受劫持的人质对绑匪产生了同情,认同了绑匪的许多观点,甚至爱上绑匪的现象。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认同绑匪是最可能生存下来的的策略。绑匪一旦与人质产生情感上的联系,他们撕票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人质也更有可能活下来。那么“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指的是年幼儿童对父母的全然依赖性。幼儿和儿童离开父母无法存活,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地赢得父母关注,获得生存资料以满足自身需要,否则就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对于子女来说,想要获取父母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2. 虐待:
虐待的形式包括精神虐待、对精神或身体忽视,以及身体虐待、体罚或性虐待等。作者指出了一条可怕的规律:所有父母都会在无意中对子女进行或多或少的虐待,而大多数人完全意识不到有过这种行为,最常见的便是把孩子当成情绪垃圾桶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就是精神虐待。如果我们曾遭受虐待,这种行为也会在与其他人的相处中重演,要么,我们成为曾经最讨厌的施虐者,要么,我们有意重复曾经的环境,又变成受虐者。
变成受虐者是因为潜意识的强迫性重复:不断重复过去的情景,希望这一次结果能变得不同。他们会让自己身处一个与过去相同的人际关系或是场景中,甚至通过刺激他人来让重现父母对自己的虐待。
变成施虐者是由于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影响,儿童对父母产生了身份认同。这相当于告诉父母,“不要再伤害我了,你让我怎样我就怎样,我其实就是你自己本身啊。”因此,小时被虐待,习得了这种行为模式,长大后也极易变得虐待他人。这一点在遭受生理虐待或性虐待的极端事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大部分施虐者都曾遭受过相同的虐待。
不管是变成施虐者还是受虐者,遭受虐待的人都会留下“创伤后遗症”(Traumagenic):由于曾经的虐待是一种极大的创伤,导致他们常常处于应激状态,随时准备好了面对可能存在的虐待。因此,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都可能激发他们不正常的过激反应。
3. 代际传承:
很多心理特征和行为会在一个家族中重复传递下去,比如说性虐待、性格特征、养育方式等。多项研究表明,孩子受到的养育方式会伴随下去,一直到他们成为父母。如果曾经父母给予回应式的照料,贴心关注孩子的需求,那么长大后孩子也会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反之如是。
在麦家的新书《人生海海》里,他记述了对父亲的仇恨和思考。事实上,麦家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也传递给了他的儿子。
小时候麦家为了捍卫父亲(被打成右派)和同学打架,打着打着父亲来了,麦家以为父亲是来帮自己的,结果父亲二话不说上来给他两耳光,把麦家已经受伤的鼻梁都打歪了,“鼻血顿时像割开喉咙的鸡血一样喷出来,流进嘴巴里,我像喝水一样,一口口喝下去都盛不下”。麦家说,那次真的把他打伤心了。那以后,麦家17年没再跟父亲说过话,甚至把身份证上的名字“蒋本浒”改成“麦家”。太恨了。
麦家当了爸爸以后,有一次他儿子在学校跟人打架,他到了学校,也是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一个巴掌,这下,也把儿子打伤心了。儿子退学不上了,天天在家打游戏,除了吃饭上厕所,不出卧室,不许任何人接近。和曾经的麦家一模一样。
麦家终于意识到了,他努力和儿子和解,长篇累牍的地给儿子写信,直到儿子考上了大学,他们才冰释前嫌。
长大后,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人,这就是代际传承的作用,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
对于这个定律,作者有一些疑问:为何一些人能完成一万小时的训练,而其他人却无法完成?为何有人完成了一万小时的训练,也没有成功?这些问题的解答都藏在家庭教育的密码里。
我们都知道作曲家莫扎特是天才,5岁作曲,6岁登台表演的事迹家喻户晓。但是我们很少知道的是,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有名的作曲家、演奏家,同时掌控欲十足,从莫扎特3岁起就开始训练他,以完成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6岁前,莫扎特的练习时间已经达到3 500小时。所以莫扎特成了史上最有名的天才之一。
莫扎特还有个姐姐,她也曾受过父亲的培育,年纪很小就成了出色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然而,父亲将她当作实验用的小白鼠,看到训练有效就转而培养莫扎特了,又加上社会观念,最终,她的才能的开发程度远远不如弟弟。
此外,现在教育和心理学界普遍认为: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的认知、格局、资源和养育方式都影响了孩子一生中的成就发展。“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还有寒门难出贵子,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影响。
1. 对于曾经遭受家庭的负面影响的个体来说,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的帮助,深入分析自己的童年,获得全然不同的体验。与心理咨询师建立的关系与童年痛苦的遭遇完全不同,它能为你提供一种全然的接纳和安全感。在这个关系里,可以尽情探索自我,慢慢成长。 找到积极影响:任何影响都不会完全是负面的,你能走到现在,必然有积极因素发挥作用。因此,找到养育者留下的积极方面,转换视角,或许可以发现新的自己。 摆脱负面评价:将别人加诸你的词如愚蠢、笨、情商低等在脑海中具象化,然后想象自己用纸巾裹起来它们,最后扔进你想象中的垃圾桶里。或者具象化它们缓缓消融直至消失的过程。这样你就可以享受这种摆脱困扰的感觉。2. 作为父母,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
不要利用孩子的脆弱伤害他们:不要让孩子感到他们需要照顾我们的负面情绪,告诉他们,无需为父母的情绪负责。不然,这就演变成了精神虐待。 不再认为孩子“生来如此”,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如果父母认为孩子难管教的行为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他们就会变得专断,实施虐待行为的几率也会增加。如果认为可以改变,这种积极暗示也会发挥正向的影响,会给孩子有更加积极的评价,亲子互动也会更加温情。 爱的炸弹:这是作者自创的方法。很多孩子自卑敏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信心。创造一段和孩子独处的时间,在这期间,把孩子当作一两岁的孩子来宠爱,让他们觉得“不论我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孩子自己决定自己想干什么事,以及什么时间干。作者认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来实施爱的炸弹方法,都不会有任何损失。他们若发生改变,亲子关系也会有所改善,这是好的情况。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没有产生效果,你们只是过了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而已。摆脱宿命是人一生的修行。只要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作者:暖暖,应用心理硕士,爱好心理科普的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家对你的影响,比你想象得更大 | 豆瓣7.5《天生非此》书评
别总是自卑,你永远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好
其实,你远比想象中要强大
心理测试:饿的时候你最想吃哪份牛排?测试出你天生什么命?
开吉利的创业者严激,比你想象的还要奋斗
黄灯:一个人内心的脆弱和犬儒从来就不是天生的 | 书评
豆瓣称赞97%的真实电影《何以为家》
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领导力,是天生造就,还是后天习得
红星书评丨《夜晚的潜水艇》:没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欢乐了
网址: 家对你的影响,比你想象得更大 | 豆瓣7.5《天生非此》书评 http://www.alq5.com/newsview16354.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