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常书鸿逝世26周年 《此生只为守敦煌》推出
原标题:纪念常书鸿逝世26周年 《此生只为守敦煌》推出
20世纪50年代,常书鸿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办公室工作 未名 摄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高凯)至2020年6月23日,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艺术家常书鸿先生离世已整26周年。近日,《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由浙江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书中再度追忆了这位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不凡的一生。
《此生只为守敦煌》 寄予文 摄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由著名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创作,是目前市面上比较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书中从常书鸿的少年开始讲述,娓娓道来,直至常书鸿病榻前的人生回顾。
正如叶文玲在后记中所言:“在面对敦煌的492个洞窟、2000座彩塑、45000平方米壁画时,你没法不心灵震颤。在深入地了解了这位“守护神”的“九十春秋”后,你也没法不为他的一生所歌哭所涕泣。”
常书鸿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为敦煌奉献的一生。这位出生在西湖边的艺术家,早年留学法国,因画功成名就。但就在事业、生活双丰收之际,他邂逅了远在中国的千年文化宝地——敦煌,人生之路也从此改变。
1936年,他毅然放弃了法国的安定生活和创作环境,在战火纷飞的中日战争乱世中,回到祖国。1943年,他又几经转折抵达敦煌莫高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由此开始了对莫高窟有组织、有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此后风雨人生中,常书鸿尝尽了家庭离散、横遭迫害的苦酒。但即便如此,他一生都保留着这样一种使命感: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几十年的坚守,常书鸿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播写下了珍贵的历史篇章。甚至有后来人感叹:在某种程度上,是常书鸿决定了今天敦煌的这般模样。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曾问常书鸿:如果来生再到人世,你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常书鸿的回答再次让人心生敬畏:如果真的还有来世,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要去完成我想为敦煌所做而尚未做完的工作。
26年过去了,段文杰、樊锦诗、赵声良……几代莫高窟人接过“敦煌守护者”的使命棒,敦煌文物保护工作不再“危机重重”,而展示出了熠熠生辉的全新面貌。但回顾百年敦煌文物保护史,常书鸿仍是最重要、最动人的那一位。
作家叶文玲与常书鸿结识于1983年,为写作《此生只为守敦煌》,叶文玲曾六次前往敦煌,历时多年,几易其稿。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优美的文笔、翔实的史料,描绘了常书鸿与敦煌的血肉关系,揭示了常书鸿一生守护敦煌的决心和痴心。(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纪念常书鸿逝世26周年 《此生只为守敦煌》推出
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常书鸿为何一生痴迷敦煌艺术?
中国人的故事 | 常书鸿:敦煌就是我的信仰
艺术快报:2020北京翰海秋拍|常书鸿史诗级巨作《敦煌春天》重现拍场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远赴敦煌实景拍摄 三上三危山,只为讲好几代敦煌人的故事
解放前夕,他为什么不愿把敦煌摹本送往台湾?
法国纪念前总统希拉克逝世一周年
敦煌研究院分享“书单”:千年历史中寻迹丝路故事
《登场了!敦煌》:穿越千年探索敦煌,“复刻”敦煌
发声明称敦煌博物馆文创产品跟自己无关,敦煌研究院:非打假,只为表明这是两家单位
网址: 纪念常书鸿逝世26周年 《此生只为守敦煌》推出 http://www.alq5.com/newsview14884.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