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北青报:“儿童不宜”的童书是怎样出笼的

北青报:“儿童不宜”的童书是怎样出笼的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15日 08:38

原标题:北青报:“儿童不宜”的童书是怎样出笼的

原标题:“儿童不宜”的童书是怎样出笼的

一本名为《小熊过生日》的儿童绘本,近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该绘本中,许多朋友参加小熊的生日会,吃蛋糕时却有一位朋友不见了,餐桌上则多了只烤鸡。故事暗示朋友“上”了餐桌。网友纷纷表示,这样的内容难以理喻,这样的奇葩童书令人难以接受。

图书是少年儿童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健康向上、内容丰富的少儿出版物,可以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粗制滥造、内容失格的童书,则会严重危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产生误导作用。

我国《出版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鉴于一些出版物存在内容低俗、质量低劣、价格虚高等问题,2013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加强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取得了积极效果。但近年来少儿出版市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图书加载了歧视思维,将扭曲的观念投射到作品中,不利于孩子的三观塑造;还有一些儿童图书赤裸裸地展示血腥、暴力,让人感到强烈不适。

童书“儿童不宜”的背后是市场无序竞争,缺乏规范的表现。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67亿,伴随国内儿童阅读需求上升,少儿阅读市场逐渐扩大,不少出版社纷纷进军少儿出版领域,在全国580余家出版社中,有超过550家出版少儿图书,少儿图书约占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的30%。一方面,一些原本不从事童书出版的出版机构转型过来后,思维并没有扭转过来,依然是成人出版物的那一套,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创作人员为了吸引眼球、博得出位,往往刻意求新求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就导致部分童书出版误入歧途。

少儿出版物不是小儿科,奇葩童书不能当儿戏。对此,出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审核,增加惩处措施,净化出版市场。近年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每年都要开展“护苗”行动,打击非法有害出版活动、淫秽色情低俗信息。就少儿出版物来说,除了非法出版物外,粗制滥造、内容失格的童书也应纳入整治范围。有关部门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要畅通举报途径,让劣质童书成为过街老鼠,杜绝流入市场。

此外,还应建立分级阅读体系,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每个年龄段对食物营养的需求不同,作为精神食粮的图书也是如此。实施分级阅读后,一方面有助于出版机构找准定位,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提供适合的书籍。同时,也有利于孩子和家长挑选童书,更好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责编:仝宗莉、董晓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北青报:“儿童不宜”的童书是怎样出笼的
莫让儿童不宜的童书误导孩子
原创 什么是好童书和好的童书作家?
怎样的作品是“上海好童书”?走过七年的这一品牌温暖童年底色
“奇书”《平安经》是如何出笼的
童书为何变“毒书”
台湾出版商携300余款童书亮相上海童书展
严把质量关,童书必须“干干净净”
上海国际童书展:多维视域下的童书佳品
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诞生,13岁孩子的诗集入选

网址: 北青报:“儿童不宜”的童书是怎样出笼的 http://www.alq5.com/newsview14431.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