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文化、自然遗产上“云”之后更接地气

文化、自然遗产上“云”之后更接地气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12日 09:22

原标题:文化、自然遗产上“云”之后更接地气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全国文物系统组织的各地线上活动异彩纷呈:北京“寻访千年运河”“从地域一体到文化一脉”,甘肃“一眼千年云游莫高”,浙江“‘浙’里千年 云游文博”“遗产点亮丝路”,广东“穿越古今 漫游岭南”,重庆“我在博物馆等你”,山西“穿越时空的距离探寻中国古代建筑”……坐在家里“云游四方”,成为时下的新兴娱乐。

提起文化和自然遗产,首先容易想到名胜古迹、手工技艺、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等。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面临一些困境,比如遗产“活化”的问题,公众参与度的问题等。现在,线上活动极大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公众参与度。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被数字技术一一赋能,正在更深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

特别是相较于以物质形态存在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这种“云赋能”。非遗门类众多,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涵盖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有着独特魅力,比如五禽戏、八段锦、苏绣、竹编、脸谱绘制……这些非遗项目被搬上流量短视频平台,不仅为传承人开辟了比过去更热闹、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和全新的生存方式,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爱上这些精巧的传统技艺,甚至想拜师学艺。还有很多网民留言,求购种种清丽脱俗的工艺品。

流量赋能非遗文化,随之带动相关产业。传统工艺类的非遗产品正好符合当下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的趋势和潮流,各大电商开始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直播带货”同时带动的还有就业,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群、项目保护单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非遗相关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推动复工复产,也一定程度上对脱贫攻坚做出贡献。

“云赋能”,让极其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以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点亮人文城市、促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贡献“科技+文化”的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化、自然遗产上“云”之后更接地气
南宁米粉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挂牌成立 非遗文化接地气
原创 苏绣虽好,这件蝴蝶形刺绣挂件却是更接地气!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赏非遗 品味健康新生活
接地气,方能有活力(短评)
北京朝阳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文物赋彩全面小康,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落地桂林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文化街“云端”等你来鉴宝
基层工作就应“接地气”
文物赋彩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有哪些“亮点”

网址: 文化、自然遗产上“云”之后更接地气 http://www.alq5.com/newsview13778.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