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古人说“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咋理解,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古人说“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咋理解,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07日 23:53

原标题:古人说“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咋理解,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如今很多人都希望住大房子,可是古人却说“富不住大屋”着实让人费解,不过古人俗语能流传下来,自然是有能经得起时间推敲的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讲究,其实还有下半句也很经典。

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

从字面上去理解的话,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一个人富有之后如果不住大房子,那他的子孙后代都会享福。很多看了这样的说法都会觉得很迷惑,有钱了为什么不能住大房子,难道住了大房子子孙对子孙不好了?

其实古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说法肯定是有道理,在成为富人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努力,可是很多人成为富人之后就完全忘记了当初的艰辛。很多人富有之后就慢慢过上了奢侈的生活,他们开始追求享受,开始住大房子。

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女因为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并不懂得什么是勤俭持家,所以说如果生活过度奢侈的话,对子孙后代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不但不是对他们好,反而是害了他们。

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应该想到今日的美好得来多不容易,付出了多少汗水,自己尚且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上梁不正下梁歪,子孙后代们肯定也会有一学一,更加肆无忌惮的挥霍,不懂珍惜。

俗话说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不能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富商为了让孩子养成勤家节约的习惯而甘守清贫,这正是古人的良苦用心。不能让子孙养成无忧无虑坐吃山空的习惯,只有树立勤俭节约的家风才能受益无穷不至衰败。

老话说,富贵好,不如子孙好!勤俭持家,细水长流才才能让子孙更加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勤俭,不是不消费,而是合理消费!而这样的好家风,好长辈才能真正被子孙所尊重和爱戴。

相反,有的人在富裕之后为了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会仍然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他们会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孩子的学习上,只有这样子孙后代才会受益无穷,所以说古人所说的“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是很有道理的。

穷不行远路,有志自有福

不过“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只是一句完整俗语的上半句,它的下半句“穷不行远路,有志自有福”也同样非常经典,它说的是如果家里没钱的话最好是不要出远门,如果有远大的志向自然会有福气。

那么,为什么古人会认为穷人不适合出远门呢?对古代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古时候交通非常不发达,所以如果要是想从家里去一个比较远的地方的话那就会花费很多时间。

而经常出门旅游的人都路上花的时间越多,那花的钱也就越多,因为出门在外衣食住行都要花钱,可是穷人最缺的就是钱,所以从经济角度考虑,家里不富裕的人是不适宜出远门的,因为这样做会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此外,出门在外会发生很多预料不到的事,如果你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遇到点什么难事,如果你没有钱,那是很难找到人帮忙的,这时候就会陷入困难之中,所以古人觉得还是不要轻易出远门。

古人所担心的事情现在已经不是问题,现代社会交通非常发达因此我们不需要再去担心出远门的问题。不过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就没有那么实用了,现在人已经不存在吃不饱的情况,外出工作也只会赚取更多的金钱,获得更多的机会。

总之,古人所说的前半句俗语“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在今天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悟,掌握精髓加以应用。虽然后半句现在已经不再实用,但是前半句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各位看官,您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人说“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咋理解,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俗语“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是什么讲究?古人的忠告很实在
俗话说“富不住大屋”,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
古人说“穷不省三钱,富不进三门”什么意思?古人的经验不妨一看
俗语“肥水不流外人田”,后半句同样经典,古人经验道尽现实
古人讲:“穷不碰三艺,富不亲三人”,老祖宗的经验,句句实在
俗语“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三十岁到底多重要?古人的经验
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大步走”,啥意思?古人的修身经验
俗语说:“男凹女凸,不寡就孤”,说的啥意思?古人经验很受用
俗语“白虎不过堂,家富人丁旺”,啥意思?古人的经验之谈

网址: 古人说“富不住大屋,子孙齐享福”,咋理解,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http://www.alq5.com/newsview13187.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