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式观展,有人喜欢有人愁
原标题:自助式观展,有人喜欢有人愁
中国美术馆内参观的观众。 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记者 王广燕
一段展览前言,一张张只写有作者、作品名称的标签——当观众走进博物馆和美术馆时,辅助看展的往往是这样简洁的文字介绍。对不少观众来说,现场的讲解便成为他们从“看不懂”到“恍然大悟”的钥匙。然而,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最近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均暂停人工讲解服务,看展览成为一件更加需要“自力更生”的事儿。
6月3日傍晚近五点,74岁的董女士独自在中国美术馆观看最大规模馆藏捐赠作品展。董女士已是第二次前来观看这一展览,在她看来,没有讲解并不会影响她看展览,因为平时她就自己逛展。“看美术作品跟博物馆里的文物有比较大的区别,认识一件文物需要懂很多历史知识,而欣赏一张绘画时,每个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
虽然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但董女士平时也会画一些中国画,对展览中的几位名家作品都很感兴趣。不过对于朱女士来说,没有讲解使她在带女儿逛展览时“压力山大”。“想让孩子来欣赏艺术,但是孩子的问题有时我也答不上来。”吴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看展览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便用手机拍下来,准备回去以后查阅资料。“赶上讲解的话,讲解员基本都会讲最精华的部分,很节约时间。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就需要花点时间了。”
记者探访发现,美术馆大多都没有租借讲解器的服务,部分博物馆针对长期陈列展可以提供讲解器租借服务。对此,喜欢逛博物馆的张女士反映,“有的讲解器讲得挺好的,但是很多讲解器信号似乎不是很好,无法及时跟上观众位置的改变,反而带来了干扰。”
“在国外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基本都会提供自助式语音讲解服务。”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认为,自助式耳机可以方便观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参观路线自助观展,在这一点上国内美术馆做得还不够。
“将展览呈现给观众,并不等于美术馆的任务完成了。只有让展览和观众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展览才有意义。”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认为,对于美术馆来说,通过提供讲解器、印刷品、扫码音视频导览等方式服务观众,其实并不难做到,难的是转变观念。
“对观众来说,并非一进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就必须要得到一个明确的‘一加一等于二’的认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看来,观众也需要调整看展览的心态。看展览不必面面俱到,对几件作品产生喜爱就已达到目的。“有的讲解员只是背了固定的讲解台词,很多艺术作品如果这样讲解,可能反而削减了它的魅力。观众需要不断地走进观赏,从而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自助式观展,有人喜欢有人愁
封了13年的剧解禁播出,演员大变样!今非昔比,有人欢喜有人愁
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失望罢了
短视频霸屏的时代,还有人喜欢文字吗?
赏读 | 愿你我不负此生,终有人爱,终有人等
“不男不女”的周笔畅、李宇春,为什么还有人喜欢?谁也没搞懂
七位正淡出观众视野的“流量”明星,有人是真低调,有人是真无奈
有人悄悄地来了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把希望寄托在“神奇”的老中医身上
事业再好,比不上身边有人陪;财富再多,换不来老了有人伴,早安
网址: 自助式观展,有人喜欢有人愁 http://www.alq5.com/newsview12522.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