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京郊陆地桃开始套袋 桃农盼无袋栽培技术

京郊陆地桃开始套袋 桃农盼无袋栽培技术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02日 22:01

原标题:京郊陆地桃开始套袋 桃农盼无袋栽培技术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颖)站在桃树下,邢爱国穿着一个有兜的围裙,兜里装着一摞套水果的纸袋。他抽出一张,两手各持一角,顺着树上青绿色核桃大小的桃,往上一套,手一拧,一个袋就套好了。他的妻子站在梯子上,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一棵树几百个桃,他们两个人要套半个多小时。然而,邢爱国直言,这种劳动付出其实意义不大。对很多桃农来说,无袋栽培技术或许才是未来的方向。

京郊大桃陆续开始套袋。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8亩地,一家人

邢爱国是京郊峪口镇南营村人,他们家的桃园就在村外不远处,位于白马路和密三路的交界处。桃园不算大,总共8亩多,300多棵桃树。桃树下零星地种着点儿韭菜、小白菜、青蒜等时令蔬菜,足够供他们一家6口人吃,但基本没有多余的可以卖。

桃树下,大片的地上长满了野草,长的地方可以没过小腿。正是给桃套袋的时候,他们夫妻俩要整天忙于套袋,没工夫锄草了。草丛里养着几只鹅,一小群鸭子。看着鸭子跑远了,邢爱国的父亲就会把鸭子赶回果园中间,任他们在树下的草丛里觅食。

邢爱国的父亲。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邢爱国家种了二十多年桃了。从他父亲开始,就承包了这片地,栽上了桃树。二十多年过去,300多棵桃树换了两茬。父亲老了,邢爱国接过了桃园。

不过,种桃越来越不赚钱了,8亩多桃园的收入,并不能让他们一家6口人生活无忧,农闲之余,邢爱国会出门打工,赚点儿钱补贴家用,只是这些年来,地里越来越忙了,他出门打工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一颗桃,一个袋

从开花到套袋,桃树要经历间花、间果的过程,开花的时候去掉一部分,坐果以后再去掉一部分,保留合理数量的果实,保证营养的供给,这样会长得更大、更好。记者看到,地上的草丛里,还散落着许多间除的青桃。邢爱国说,最近太忙了,还没来得及清理。

300多棵树,最后留下的桃大约七八万个,多的时候可能近十万,每一颗桃都要套袋,夫妻俩没有雇人,全靠自己,大约要套1个月左右。

给桃套的袋子。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对他们来说,雇人套袋的成本太高了,每个袋本身要3分多,雇人套一个8分,算下来,每套一个袋花费超过了1毛,七八万个就是七八千,够他们两个人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了,还不如自己慢慢套。

“如果雇人,可能会快一点儿,十多天应该能套完。手快的人,一天能套3000个,我们套得慢,两个人差不多得一个月”。

果农自己给桃树套袋。新京报记者 王颖 拍摄

300多棵桃树并不是同一品种,有早熟的也有晚熟的,成熟时间从6月底7月初,一直延续到9月,而套袋的时间也不一样,夫妻俩从最早熟的品种开始,挨个套下去,正好赶上桃子生长的进度,“如果都是一个品种,我们俩肯定不行,必须要雇人了,但那样成本就太高了”。邢爱国告诉记者,即便收成好的时候,8亩多地最多也就赚个10万左右,“刨除成本,6口人还是很紧张,所以得出去打工”,他说。

要好桃,别套袋

每年桃成熟的时候,邢爱国的桃园都会引来很多采摘客,有的人提前就打好招呼,让邢爱国给他留着最好吃的桃。

到园子里采摘的客人,也会向邢爱国咨询,哪种桃最好吃。但邢爱国的回答,不能总是让客人满意,“种桃的人最懂桃,所有人都愿意听我们的意见,有人就是奔着某个品种来的,来了就问某某品种在哪儿,其实那种品种有可能已经过季了”,他说。

套好袋子的桃树。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其实,一棵树上的桃也有区别,向阳的、背光的可能都不一样,但多数采摘的人,并不注意这一点。管理得精细与否,会影响桃的品质,不过,邢爱国告诉记者,套袋不算精细管理。

当前,各种水果,甚至瓜类在生产阶段套袋,已成惯例,对此,邢爱国有些不满意,“对桃来说,套袋用处不大,只是看起来更好看而已,套上袋,不会被枝叶划伤,桃的颜色也更鲜艳亮丽,除此之外没什么影响,口感反而差一点儿,但现在大家都套,我们要是不套,根本没人来买”。

对桃没什么大用处的套袋,对果农的影响却很大,邢爱国告诉记者,除了成本更高,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尤其像我们这种自己套袋的,每年买袋的钱就得两三千,再加上两个人一个月什么都别想干,光忙着套袋了。不能出去打工,连地里的草也没时间锄”。

在邢爱国记忆里,套袋已经有十多年了,他不想套,可是没办法,“要是不用套袋,这会儿我早出去打工去了”,他说。

专家观点:

不套袋的不好看但好吃

水果为什么要套袋?套袋后是否真会影响品质?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瓜类栽培研究中心副主任司鹏。他告诉记者,给水果套袋最初是为了降低病虫害的风险,但目前,套袋的目的已经不单纯是防治病虫害了。

国内给生长中的水果套袋,起源于上世纪末,司鹏说,“这种方法最初是从日本引进了,对一些水果的病虫害防治有利,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发生”。

果树套袋有利于防病虫害。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不过,司鹏也表示,引进套袋技术也具有时代背景,“套袋技术引进之前,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部分病虫害需要靠套袋来防治。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果树病虫害防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已经满足了果树无袋栽培。其实,在我国引进套袋技术的时候,日本就在研究果树的无袋栽培技术了”。

那么,不套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司鹏说,“从不好的方面看,不套袋会影响水果的外观品相,套袋的水果颜色更鲜艳,表皮更细腻,不套袋表皮相对粗糙。从好的方面看,不套袋之后,果实更加通风透光,蒸腾作用更强,养分积累得更多,口感会变得更好。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见的多了,品质自然更好了”。

司鹏认为,为什么不套袋、品相不好的水果难卖,可能和人们的消费习惯有关,当前有一些高端水果超市开始注重口感,在采购水果时不再把卖相当做第一标准,而是首先考虑水果的口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也会逐渐改变,慢慢这种现象也会改变吧”,他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摄像 王颖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京郊陆地桃开始套袋 桃农盼无袋栽培技术
国庆桃苗 国庆桃树苗 国庆桃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现场评选出的“桃王”献给了防疫英雄代表,奉贤青村举办黄桃擂台赛
泗阳:最甜的桃送给“最可爱的人”
传统相学精解:详论“桃花眼”和“桃花纹”的命运影响
“桃”醉一夏 新晃禾排枣桃正式开摘
“湖南黄桃”遇上“广东奈李”,引发的是一场“化学反应”
原创 2300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巨型袋貘,鼻子像水龙头,重达1吨
桃为什么酸? 科研人员揭示其中奥秘
郁可唯摔倒后发文报平安 感谢粉丝送来的祈福袋

网址: 京郊陆地桃开始套袋 桃农盼无袋栽培技术 http://www.alq5.com/newsview1217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