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啸语微言3 | 笔墨就是人格

啸语微言3 | 笔墨就是人格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01日 05:04

原标题:啸语微言3 | 笔墨就是人格

本内容文字均由作者用手机即兴写就,起始于2014年初。因是即兴之作,加之功力不济,故其中不免有差错或挂一漏万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马啸

不能学的郭沫若

习惯于感性思维的民族,都喜欢用类比法,比如用一座山或一棵树来象征一个人或一种精神。现代西方哲学家将此种思维方式称为“互渗”。所谓“互渗”,用我们先人的话讲,就是“天人合一”、“物我齐一”。

从科学实证的角度来看,“互渗”的思维方式不免幼稚、天真。然而,在这个世上,许多表面“幼稚”、“天真”的东西恰恰包含着真理。你可以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信——越来越相信我们先人言语、理论中判断力的高明。比如清人刘熙载的这句:“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艺概·书概》)这似乎是对书法中所包含的哲学、人类学与社会价值的最好总结。

但是,恰恰这个至理名言在郭沫若老先生那里遇到了问题。

啥问题?——郭氏雄强的书风与他卑下的人格之间的强烈反差!

在下没事时老是思忖:像郭氏人格如此卑下、精神如此瘫痪之人,为啥能在书法中呈现出一种倔强气势、豪迈的品格?难道他的生命中还潜藏着另外一个“看不见”的“我”?这似乎又不太可能,尽管他的前半生也曾看似像一位文化“战将”,今天揭这个、明天反那个,但瞧瞧他后半生的那些言论、诗文,真是非常的不堪,令我们感觉他完全是一个将灵与肉全部交出、全部出让的人。

在我幼年和少年时代,尽管文化凋零,但郭氏的书法却是异常风靡。他的那些点画和造型都十分张扬的字,是那个巅狂年代的文化和精神符号,无疑也是那个年代疯狂政治的助燃剂。

从艺术的角度讲,郭氏的字并不差。甚至,我们将郭氏例为现代中国N大杰出书法家之一也并无不可。但一个悲哀的事实是,无论是在文革年代还是在现今,凡习其书者,都无一例外地成为“江湖派”。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或许我们永远没有答案,但有时思考本身就是答案。所以,在我看来,郭氏的字万万不能学,就如同他的为人也万万不能学一样!

这不是贬低他的人,也不是贬低他的字。

郭沫若 书 「郑成功纪念馆」

“不确定”的意义

每一次看到谢无量的书法,就有一种欢喜,也会生出一种感动。他可能是书法史上最不像大师的大师(他的作品甚至连印章都“懒得”盖)。正因为这种“不像”,他的字才格外生动、格外打动人,也格外难学!

每每看到谢无量那“草草”的“逸笔”,我就会想到弘一法师书写的明信片和于右任晚年的手札,他们的笔下都有一种“不确定性”,这是他们的书法臻至逸境的一种标志。

所谓“逸”,就是跳出套路、逃离法则,就是不在你的料想、预设之中!

一个确定的东西是好学的,因为它容易理解、也好把握;而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是不好学的,因为它的许多东西来自规则之外。其实,这样的东西,你是不能学,也无法学的。即便学了也是白浪费时间,因为你只能学到它的表皮、外形、框架。你如果面对谢无量真的有种欲罢不能的学习欲望,那就应该学学像他那样的文化人是如何达到他们那一步的、他们是如何获得那种能量的。

晚清到民国,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令人绝望的时代,它有着空前的剧变,也有着空前的纷乱与混战。但就文化而言,它是悠久的中华历史之中少有的兴盛与繁荣时期。它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然就其成就而言,足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相媲美。这其中的原因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地去研究、反思。

在我眼里,谢无量书法最大的魅力,不在于字本身(即字形),而是通过字弥散出来的那种气氛和能量。

所以,面对他,只有叹服!

谢无量 书 「一春闲事苦追寻」

谢无量 书 「题岷江胜概」

笔墨就是人格

在我认识的有名一点的画家中,程大利先生是最爱读古人书的人,他对古代的画论尤其重视。凡进入他工作室的弟子们,读画论是必要做的一项事。

其实,不需要听什么讲座、买现在人的书,你有时间去认真读读前人的文论、书论、画论,再结合读读历史文献,细细领会,一切都有了。我们现在的所谓“经验”,其中不少是用来养猪的(我是比较恶毒的。不怕你受不了!),其中有用的,不及古人的万分之一。你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古人早就为你总结好了经验。你只管去读,不要再傻乎乎地请教这个大师、那个名家,把浪费的时间都用来与古人死磨硬泡,保管你有大成。除非你不是这块料!

程先生说:“人格和笔墨是一不是二。”其实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念。中国人上学上到初中,大概都知道这四个字,他的涵义也都清楚。但知归知、做归做。知道了不去做,一切等于白搭。就像有人练字,字帖放在那儿,他知道怎么写,一拿掉,立马变回他的“狗刨体”。

人格,就是笔墨;笔墨,就是人格。当代人最缺少的就是这两个东西,呵,是这一个东西!这东西太要紧,我们的一生都在这一个东西之中!

补充一下,免得引起误会:你若不是去做传统艺术,而是做当代艺术或科学研究什么的,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古人。因为作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

程大利 山水册页选

程大利 山水册页选

文 |马啸 贯珠室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马啸 1962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首届精英班成员及课题班、创作班、第二届精英班助导。現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中心学术主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美协副会长。艺术史研究及艺术批评论文,总数逾二百万字。论文先后几十余次入选国际、国內学术讨论会,引起強烈反响。被誉为当下下中国书法界最具学术深度与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之一、实践与理论兼擅的双栖艺术家。曾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书法理论“书谱奖”,第四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三等奖、第五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正式出版有:《于右任书法艺术解析》、《沙孟海书法艺术解析》、《中国书法理论批评史》、《书法门诊室2》、《国画门诊室2》、《民间书法》等专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啸语微言3 | 笔墨就是人格
会展业加快转型升级(微言)
上下一心 和气生财(微言)
心理学基础章节考点解析:人格
晚安心语: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一生
文化遗产 共护共享(微言)
国画写生中的笔墨!
文化遗产 共护共享(微言)
伴侣是 “高防御型” 人格,该怎么相处?| 实用人格手册
心理学:人格是什么?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人格?

网址: 啸语微言3 | 笔墨就是人格 http://www.alq5.com/newsview11807.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