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路遥:我是一个自卑的人,妻子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凄凉的结局

路遥:我是一个自卑的人,妻子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凄凉的结局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5月30日 13:46

原标题:路遥:我是一个自卑的人,妻子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凄凉的结局

路遥,原名王卫国,写出史诗般巨作《平凡的世界》的他出生于1949年西北地区的贫苦农民家里,因为家里小孩多加上贫穷,他在七岁的时候就过继给了大伯家,在路遥短暂的42年人生里面,贫穷是他无法摆脱的底色。

面对贫穷有人自卑到了极点,任由自己随着时代浮沉,有人早早明确自己想要的,狠狠抓住任何能让自己逃离“农门”的稻草,而路遥属于后者,他一直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并用所有力气去追逐。

路遥从五岁开始,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生活的艰难和知识的渴望,让他越来越认识到自己不能过上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与现在绝大多数二十几岁依旧对前途迷茫的青年不同,路遥从小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抗争努力。

路遥的女朋友出生于北京知识分子家庭,两人在插队时相爱。当路遥身边的朋友劝他放弃追求北京来的知青, “还是找一个本地人比较稳妥”的时候,路遥生气的说 “哪一个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不上大学怎么出去?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沤着吗?”他又说 “一个人要做成点事就得设计自己,先得确定目标。目标一旦设定,就要集中精力去努力”。

是啊,当时很多人都相信门当户对,但是他却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他没有像他笔下的孙少安一样,自卑的放弃公家教师润叶的求爱,去和一个和他“相匹配的”农村姑娘过日子,路遥想要“跳出农门”,他不愿意一辈子待在黄土地上,他更不愿意放弃外面的世界。

所以他集中精力的去努力,最终顺利和知青林达在一起,在林达的帮助他完成大学的学业,让他能够安心的进行学习创作,帮他离开农村,更在婚后为家庭各种操劳,还为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这种认准了目标,拼尽全力也要完成的性格,也在路遥生命的最后几年得到体现。即使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开始垮了,他也要把《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三部写完,他一边咳血一边没日没夜的创作,他穷到买不起他写作必需的烟和咖啡,需要靠弟弟找人接济他,即使到后期他的身体千疮百孔,双手痉挛,他也要强迫自己写完最后几行字。

在写作路上,他就像一个苦行僧,他抽烟,狠狠的抽,他酗咖啡,为的是让自己保持不间断的灵感,让自己的思维保持一种亢奋活跃和清醒,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去面对自己心爱的文字世界。他把自己关在小小的屋子,不断的抽烟,不断的喝咖啡,不断的写。

他好像预先知道命运的安排,所以他为写作放弃了所有,他日夜颠倒的写作,他的作息完全混乱,他完全没有办法照顾到家里,妻子一个人撑起了家,做家务,带孩子,上班,甚至在故乡的大伯父(也就是路遥的养父)去世的时候,他也未曾到病床前为老人尽孝。

他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高强度的文字工作让他没有办法抽身。可以说路遥于妻子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他没有和妻子一起承担起琐碎的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于养父,他没能像养父所抚养他时所期待的那样,在临终前为尽孝。

成年后的他依旧像七岁那年忍住悲伤目送亲生父亲离去的时候那样的目标明确,明确现阶段他的目标,写作,写作,写作,所以他为笔下田晓霞的死去而混乱了现实和故事,他为尽快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三部而和生命之神开始了赌博。

人们都说,苦难是文人最好的灵感。

路遥一生被苦难包围,他为自己争取了读书的机会,他中学时候因为吃不饱时而跑去野外吃野果野菜,而当他生活得以改善时,他花起钱来,却从不犹豫,我想能解释他消费的原因,应该是他从小到大穷怕了,而人穷怕了有两种极端,一是总是不舍得花钱,喜欢把钱存起来让自己更有安全感,另外一种则是是像路遥一样,大手笔的花钱,用钱让自己带来一种什么也无法给他的舒服。

所以他又让那个自己陷入贫穷,当他得知自己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兴奋,而是找了弟弟借500块去领奖,他在北京用借来的钱请人吃庆功宴,用借来的钱买自己的书送给别人, 他把自己困在小小的房间里,他日常不可缺少的咖啡和烟要靠别人每个月的资助,甚至在去世后,人们发现他还负债一万多,用他为女儿存的紧急账户相抵消,他没有留下一分钱。

路遥的好友曾问他:何不降低一下咖啡与烟的档次?路遥回答道:

“像我们这样出身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种格外的张扬来抵消格外的自卑。”

也因为他的这种生活方式,让妻子林达无法忍受最终离他而去。两人出身的巨大差异,造就了最终悲惨的结局。

路遥的人生是悲剧的,但是他短暂的四十二年里,却留下了史诗般的巨作,销量达2000多万册,影响了无数人。

昨晚我和朋友聊路遥,他说他看完《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后,他不敢深入去了解书背后的作家,他害怕真正知道书中人物所经历的磨难是背后作者真实生活的撕开碾碎再重组,即使他一直清楚,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但是他在努力让自己不那么直接的面对。

在翻看关于路遥的各种文字的时候,我感受到他从小就像个射击运动热员,他的双眼从未离开他的目标,他拼尽全力瞄准,他努力不让任何一只箭脱靶。他隐忍,他早熟,甚至在爱情上他带着些许功利,他为了完成著作,把自己关起来,像个苦行僧,似乎你只要给他充足的烟和咖啡,其他的他都不会去在乎,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他一概不理。

路遥的书影响了很多人,潘石屹、马云都是他的超级粉丝。

当年马云高考落榜时意志消沉,后来他在火车站捡到了路遥的书,读完之后改变了马云的态度。马云说: “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了不放弃总有机会。”

《平凡的世界》教会了人们很多东西,能够让你在逆境中自知、自励、前进,亦能在顺境中感动、感恩、惜福。

就像马云所说的一样,这本书改变了他的认知,让巨大打击中已经能够找到新的方向。《平凡的世界》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一撮撮如厚土般的故事紧密连接,映照现实,更能让读者角色置换,寻找到出路。是真正能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伟大作品。

所以,在这里我郑重推荐这部好书。因为平台活动,原价108,如今只需要79元包邮,无非一场电影的票钱。买它的理由,不只是最实惠的价格,它还是全新的整理本,还是出自得到唯一授权、也是出版路遥作品最具权威的“北京十月出版社”。它值得永久收藏,时时翻阅。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的“去看看”即可下单购备⬇

#我是陪读官#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路遥:我是一个自卑的人,妻子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凄凉的结局
天道:小人物自身的局限性,注定了他们无法成就大业的结局
原创 路遥罕见照:病危时妻子坚决提出离婚,图9是《平凡的世界》手稿
《简爱》:在喜欢的人面前,你永远不要自卑
文学经典基于扎根时代的创造性劳动——以路遥、陈忠实的创作经验为例
爱而不得的人,注定无缘,何须执着
3年准备、3年创作,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后,为何42就去世了?
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结局
原创 作家路遥墓地:病危时妻子坚持离婚,坟冢后侧13个字令人无比感动
段奕宏:自卑塑造了我

网址: 路遥:我是一个自卑的人,妻子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凄凉的结局 http://www.alq5.com/newsview11282.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