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相继立法 让侨安心“回家”
华侨权益保护工作又传来好消息。2021年1月1日,《海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将正式实施。该条例从基本权益、投资创业、服务与保障等方面对华侨权益予以明确。中国地方立法护侨的拼图又增加了一块。
随着海外华侨人数持续增多,与中国交流愈加紧密,通过立法维护侨益,既是广大华侨的期待,也是侨务部门长期推动的重点。“十三五”时期,多地探索立法护侨,地方性法规密集出台。
2015年10月,中国首部保护华侨权益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实施。此后,福建、湖北、上海、浙江、海南等地相继颁布条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也于2018年将《北京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列入新一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于2019年正式启动立法程序,并纳入2020年立项论证项目。
各地法规均体现了“着眼民生、服务大局”的特点。例如在民生层面,就华侨普遍关心的身份证明问题,海南、福建、湖北、上海等地均明确,华侨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住宿、商事、婚姻登记等事务时,所持中国护照与居民身份证有同等效力,有关部门应予以认可。而针对华侨普遍关心的回国定居、社保、子女上学、创新创业等议题,地方性法规中也予以明确。
服务大局也体现在地方性法规中。比如,《海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就规定,海南鼓励和支持华侨参与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产业和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上海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将“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作重点呈现,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华侨发挥资源、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及自贸试验区等重点项目。
目前,中国在国家层面仅有一部侨务领域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30年间,该法律为广大归侨侨眷“保驾护航”,但随着世情国情侨情发展变化,侨益诉求日趋多元,不断带来新的挑战。
地方性华侨权益保护法规先行先试,不但保障了华侨的权益,促进了侨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全国性华侨权益保护立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法律借鉴。
而事实上,国家层面的华侨权益立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2015年、2016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将制订华侨权益保护法列为研究项目,多部门开展了调研论证等基础性工作。2018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对华侨权益保护工作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侨务法治建设亟须改进和加强,要进一步完善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切实加强涉侨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
编辑:尹菲 实习编辑:韩欣惠
相关知识
各地相继立法 让侨安心“回家”
中国式撤侨引发轰动,侨民肺腑之言:伟大祖国接我们回家
“小人物”改变“大历史” 学者谈南侨机工:斯人渐远 其神益彰
央视播出系列纪录片聚焦江门侨批故事
“阅读立法几年了,要检查立法的结果,落实得怎么样”
助推中外交流 同心共创辉煌(侨之声)
青田侨博会,线上线下嗨翻了!(侨界关注)
甘泉路街道侨友们深切感受“科普让生活更美好”
海外深圳人为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奉献侨智侨力
载歌载舞~珠江侨友为第七届广州市侨文化活动日添彩
网址: 各地相继立法 让侨安心“回家” http://www.alq5.com/newsview108784.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