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宝德致青年建筑师的信:关于梦想,关于空间思考
原标题:汉宝德致青年建筑师的信:关于梦想,关于空间思考
你学建筑的梦想是什么?是做一个专业和商业上成绩卓越,名扬天下的建筑师,还是做一个“大庇天下寒士”,解决大众居住问题的建筑家,抑或只是为了寻找自己独处的情趣?
其实,做什么梦都没有关系,无论是商业,社会还是艺术意义上的成就,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关键看你有没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和毅力。确信有了决心和毅力后,那么就一起来读信吧。
今天带来的两封信
1.建筑与梦想
2.空间思考的能力
-第 1 封 信-
建筑与梦想
老弟,
收到你的来信,你说你斗胆写信给我——一个长你半个世纪的老人——想知道我抱着怎么的心情进入建筑界。 因为你进建筑系几年,但对前景仍然感到一片茫然。
谢谢你写这封信,因为用信件来沟通思想已经是上世纪的办法了。我已经几年没有收到一封信。我的子女也不写信来。他们想起我来,就打电话聊天。诚然,通电话可互相听到声音,在情感上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但是却无法真正沟通思想,甚至也无法表达与发掘深度的感情。文字是人类发明的最有力量的工具,人与人间不再以信件往来,在思想的互相启发上就贫乏得多了。因此,我很愿意也很高兴与你通信,回答你的问题。 只是在电话与计算机的e时代,你有写信、读信的耐心吗?
老弟,你要读建筑,对前景没有信心,那是因为你在成长中对生命的困惑。这是很自然的。年轻人对于未来既有憧憬,也有困惑。好像一只学习独立生活的小动物,面对陌生的世界时的心情。 你的困惑会使你学习思考,进而认识环境,养成判断的能力,使你成为一个有信心、有方向感的年轻人。比起今天一般沉湎于浮浅感觉的青年,你是大有前途的。我相信,不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珍贵的资产还是睿智的思想。
你今天学建筑,老弟,比起几十年前我学建筑时要幸运得太多了。半个世纪前的台湾与今天的台湾在客观环境上的巨大差异,使你的困惑与我当年的困惑之间有天壤之别。回头想想,当年的我怎么混过来的,连我自己也不能不稀奇了。
你的困惑是来自讯息过多。今天的台湾已经是讯息世界的一部分。你举目所见,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建筑,可以使一个有好奇心的人看得眼花缭乱。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建筑世界,表示背后的力量是繁复而多元的。
究竟这些建筑物是在那种情形下产生的呢?它们为甚么产生出这种模样的东西呢?这些建筑是好,还是坏?我们可以遽下断语吗?不仅眼前所见如此,走进图书馆甚至书店,你可看到丰富的出版物。漂亮的印刷品呈现出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师的作品。 你以学习的心情来阅读名家的作品,又是敬佩,又是感叹。像你这样喜欢思考的青年,一定不期然的把自己的未来与他们的成就相比对。你前面的路子这么多,怎么会不为前景感到困惑呢?
半个世纪前,我没有你这样幸运,可是回想起来,我的那一代比你们要幸福得多。就让我自求学的经验说起吧!
在那个时候,讯息非常贫乏,思绪非常单纯。如有一比,我们是坐井观天。固然眼光狭窄,可是谈到未来,大家都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小小的一片天。 由于对广大的花花世界一无所知,才没有三心二意,就朝上用力的爬。今天看来,当时的我是一个傻子,但是傻子有傻子的福分。
比如我进建筑系,可不是因为兴趣使然。以我的个性与兴趣,我应该念历史或哲学。如果是今天,我也许会学管理。但是当时纯粹因为家境贫寒,要念毕业后可以找到工作的科系,也就是要靠技术吃饭。我不得不读工程,才选了最容易读的建筑工程。谁知道考进建筑系才知道它不是什么工程。 我是瞎打误闯撞进来的。既进来就只好勇往直前了。
过去读建筑系先要学会画图的功夫。你们今天使用计算机做的一切,我们当年都要用基本训练的功夫来完成。进到一年级先要学着使用铅笔及鸭嘴笔,学着在图版上裱纸。铅笔要学吗?要,因为线条粗细要均匀,就要学会磨铅笔芯,比着丁字尺、三角版画线条,用力要适当的控制。这要技术,要长时间的练习,还要耐心,才能画出一张明晰又漂亮的建筑图来。你也许要问: 建筑图是不是漂亮,与建筑物有甚么关系?
这就是我当年问的问题。我也是思想型的人,对于磨练技巧没有耐心,觉得画漂亮的建筑图是生命的浪费。可是今天回头看当年的训练方式,知道 绘图的磨练,除了是技巧之外,正是使青年建筑家具备工作中所必要的耐心与美感。如果你在图面上要求完美的质量,才能在建筑的构造细节上要求完美的质量,这是需要高度的细心与耐心才能做到的。我没有学好绘图,所以终我一生的建筑事业,我的兴趣都不在构造的美感上。
除了画图就是徒手画,所谓徒手画就是用铅笔或炭笔写生。 写生在表面上看是美术课,为甚么成为建筑的必修?我也想不通。我在中学时很喜欢画,可是没有天才,总画不好。到了建筑系,当然也不出色。自徒手画的课堂上,知道绘画是建筑的基础,所以建筑是艺术。当时的建筑系为建筑工程系,进来的时候不知道是学艺术。一年级的学科大多是微积分、物理。建筑系的教授们也没有对我们提过学建筑应该有艺术素养。绘画好像是聊备一格。美术教授在课堂上宣扬的画法,在整个建筑系都没有甚么回响。 后来我知道,这是西洋流传了数百年的建筑教学法,因为许久前建筑家与画家是相通的。后来德国人把它转为工程,在习惯上仍改不了老办法。
今天我知道写生画的教学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自写生中了解物之形状及部份与全体间的有机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学习对形状加以分析,知道立体与面、线的关系。
可是老师不会告诉你这一些,只是让你画,养成随时动手画的习惯及自我批评的能力。这是一种自经验中体会的学习法,做学生的,坐井观天,只要老老实实照老师教的用功就好了。与古代读书人背诵经书一样。
老弟,你们今天学建筑就不同了。你们是先知道为什么或喜欢什么,才学什么。首先你们学建筑就是因为知道建筑,喜欢建筑,才来学的。学校通常会有课程的说明,每门课开设的目的,希望你学到甚么,都有提示。你们是先知其所以然再学习。今天已经不用丁字尺三角版画图了。计算机会听你的指令。你们只要知道怎么指挥计算机,不但不用画图,也不用学着写工程字。真是太方便了!过去的绘图训练中,有透视法、阴影法,必须学会用器具或徒手画出透视图。这样才能使自己或业主判断是否满意。今天都有计算机代劳了。过去一切要手脑联合反应才能完成的工作,你们都只须要自己对着计算机荧幕,手指按着键盘,就有机器为你做出来。 你有很多时间可以自由思考,但也可能陷入计算机游戏之中。
我们的时代怕的是「学而不思」,老弟,你们今天的问题是「思而不学」。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就是没有用。所以过去求学要自己用功、消化,所学才成为有用的知识。那时候的学生,不喜欢动脑筋的,大多只是学些技术,对于建筑,仍然一无所知。学了白学,确实是浪掷光阴了。可是今天的学生,很容易只用心思,在建筑上没学甚么技巧。殆,是没本事。只说不练,或浮夸不实。 因此,在我们的时代,要学习动脑筋,在今天,要学习动手。
老弟,如果你有前景茫然之感,我建议你离开计算机桌子,暂时忘掉网络,学着动动手。学建筑的人动手,除了画图、画画之外,还可以做模型、或做雕刻。在e时代来临之前,建筑教育的方法可分为两个阶段,自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初,是以艺术教育为方法的。动手就是画图、画画,培养艺术家气质与建筑职业的技术。自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Bauhaus)创建以来,到90年代,是以设计为方法的。 动手就是以手脑并用的造型练习为主。这时候,强调观察的结果,但要画出来,做出来。一边思想,一边也可以得到创造的乐趣。自从建筑作业计算机化以来,这一些动手的机会也消失了。学着利用计算机,动手就是按键盘,按鼠标。把脑筋交给硬件与软件的工程师了。
动手可以锻炼头脑灵活,而且可以充实你的生活。即使不为建筑着想,也可以寻回自我。 我建议你,如果正课之中没有动手机会,在课堂之外,按自己的兴趣,每周花几个小时,画些东西,做些手工。如果你想不出甚么,我劝你学着写毛笔字。中国书法是手脑并用的艺术。
老弟,在我求学的时候,台南工学院的建筑系是很简陋的,教授的学养也不高。可是回想起来,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于有野心的学生也许是很好的环境呢!
我举个例子吧! 建筑系二年级开始有设计课,老师依惯例出一个住宅设计的题目。住宅是最普通的建筑,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住宅经验。可是问题在于当时的经济环境中,有不少同学,包括我在内,并没有今天你们所熟悉的居住经验。教授先生出了题目,习惯上并没有社会、文化上的分析解说,就「放牛吃草」,随便我们构想。可是到他们改图的时候,却以美国的住宅为标准评断。
想想看,一个住眷村的孩子,习惯了全家挤一个房间,用公共厕所,在院子里生火烧饭,端着饭碗用餐,怎么去设计一个美国式的住宅?记得在当时,来自香港的侨生很容易就可画出一个使老师可以接受,甚至赞美的设计图。而我这样的乡巴佬学生却要努力设想,把厕所放在卧室旁边,把厨房放在客厅旁边。其实我连客厅里的沙发都没有用过呢!我去过有钱的同学家里,他们住的是日式房子,也无法参考。我还记得在他家的客厅里放着一个冰箱,一架钢琴呢!我根本不知道现代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怎么为他们设想居住空间呢?
老弟,你们今天设计一个住宅可容易了。你自己的家就是一个模板。也许你家还有一个别墅,那就更有参考价值。可是正因为太容易,反而使你不知所措。要学,还不知怎么学起呢!
我就不同了。为了自力救济,我开始翻外国杂志。我翻的不是正式的建筑杂志,正式的建筑刊物怎会介绍住宅?我看的是美国的家居杂志,就是在超级市场可以买到的那一种。那时候台湾的环境很蔽塞,建筑系用清华基金订杂志,居然订了两份这类杂志。可是对我就有用了。从那些今天看了属于通俗的家居刊物上,我了解美国人怎么生活,他们的建筑怎么反映生活,满足生活。
我从美国刊物上看到美国西部中产阶级的新住宅,从文字说明中,知道是受了纽特拉(R. Neutra)的影响,因为常详细介绍他的作品。同时也知道,纽特拉的设计又受了莱特(Frank.L.L.Wright)的影响。啊,我了解原来美国人的大师级的建筑师对于家的解释与注释是这样的!
这当然不能使我设计出台湾中产之家的理想住宅。但是以美国的住宅为研究对象,使我了解家是甚么,住宅是甚么。老弟,在这上面我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方面,我的英文程度略高于同学,但看外国字要不断的查字典。看到重要的内容都要记下来。另外,我用笔记本用徒手录下平面图,比较这些设计的异同,以及它们反映出的生活观。在当时,美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是梦中的天堂。这样学建筑是很不实际的,却因为这种笨办法,使我掌握了空间的尺度。虽然在老师的心目中,我的设计程度并不特别优越,我对设计却是很有把握的。
老弟,我替你们想,怎样把建筑的学习动机提升,确实是一个问题。 今天太多的年轻人,由于赚钱的方法就在眼前,而失掉了做梦的勇气。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建筑不再那么神秘;在台湾也出现了数十层的摩天楼,价值上亿的高级住宅。建筑真的只是一个赚钱的职业而已。建筑系的入学成绩因此也随着建筑业的盛衰而起伏。老实说,只为追逐利益而学建筑,是最愚蠢的人。因为房地产才真正赚钱,经营房地产不需要建筑系,那是商人的工作。
不知哪一位哲人开始鼓励青年做梦。实在太对了。 青年的动力就是梦想。梦想不一定会达成,但它却是生命的发动机。 它也许会把你推动到一个你未曾预计的天地中,但没有发动机就没有生命力,只能随波逐流了。
回想当年,在我们坐井观天的时代,那片蓝天就是我们的梦想,进入建筑系,美国的通俗建筑刊物里的天地,就是我们的梦中世界。 今天看来十分好笑,可是那是一个单纯的,寻梦的时代;单纯到无所忧虑,目标明确。一个幼稚的梦也是梦,也有它的生命价值。
老弟,你的建筑梦是甚么?是做一个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吗?是做一个为”无壳蜗牛“解决居住问题的建筑家吗?还是只为自己寻找生活的情趣?你要做甚么梦都没有关系,完全看你是不是有实现梦想的野心。如果你只是想学习建筑可以增加生命中的趣味,看上去好像没有出息,其实那是通人的观念。 把建筑看做生活才是正确的,当作职业,是很辛苦的。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有志气的青年,我不反对你去做大建筑师。台湾最有名气的建筑师,李祖原,自做学生的时候就想盖最大的建筑,在当时有谁相信他做的到?可是台北市的101大楼落成了。最高大厦的名号就是他一生追求成果的实现呢!
-第 2 封 信-
空间思考的能力
老弟,昨天收到你的信,颇为感动。
你自认并不是一个会做梦的人,看了我的信,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做,或适不适合做建筑师。你有这种想法是很可贵的,因为当下年轻人有自省精神的实在太少了。
反省自己是否适合做建筑,最好的办法是看自己有没有兴趣。如果你进入建筑系确实是对盖房子这件事有浓厚的兴趣,其他就不必回了。因为简单地说,无中生有,盖栋房子就是你的梦。在外国的建筑界,这类人是很多的。只是在台湾,或可以说在中国文化影响圈内的东方国家,孩子们在这方面的兴趣通常在很年幼的时就被扼杀了。
你知道吗?盖房子是人类的本能。鸟筑巢,兽营窝,是求生之必要。上帝创造了生物,同时赋予他们生存的基本能力,是不教而会,不学而能的。人类原是动物,当然有这种本能。与食、色一样,这些求生的本能到了人类社会就变成欲望,形成文明发展的动力。进入文明社会,经过人文化的过程,都成为社会的冠冕了。
可在骨子里,本能就是本能。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业主对建筑的兴趣都很浓厚的基本原因。然而真正有筑巢动机的人是不会满足假手别人的。美国西岸有些建筑师,根本没有做业务的打算。他们在住宅区里逛,专找不容易建造的基地,或是山坡,或者是边角地块,不易使用的所以价钱便宜。他们发挥创造的才能,化劣势为优点,筑一个自己满意的巢。建好了,就会有觅巢的人来参观,大多重金去买。他们因此可以继续不断地进行筑巢活动,而生活的很轻松愉快。
可惜这种情形只能发生在美国西部。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独户住宅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其二,住宅设计与建造不必建筑师去执行,设计者不必持有建筑师执照。美国是自由世界,可以让人类的筑巢本能充分发挥。在其他国家,甚至美国东部就不容易了。即使如此,在美国仍然有不少青年愿意接受正规职业的束缚,投身到建筑师的行列。要知道,美国的建筑工作者在事务所服务,待遇是有限的,远低于工程师,更不用说搞科技人员了,
老弟,台湾在十几年前,大学建筑系不多,曾经一度成为大学中最热门的学科。记得有两三年几乎超过了工学院的电机、机械,入门成绩仅次于医学院。在当时,真使我不敢相信。可是最近几年,我注意一下大学放榜的成绩,建筑系已经落后到工学院的后段了。这反映的是台湾建筑业的盛衰。在十几年前,建筑业一枝独秀,是成功者最容易走的路,自然误导世人的想法,以为学建筑最有前途。如今建筑业衰退,经常房地产的企业一败涂地,建筑系就成为考生不得已的选择了。这说明了台湾的年轻人极少以兴趣来选择科系,对于建筑这一行来说,是很让人惋惜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建筑系实在需要一些真正热爱建筑、以盖房子为梦想的人。而对建筑环境最大的损害,就是建筑界一群为赚钱而工作的从业者。对建筑系抱梦想,又没有兴趣的人,就一定不可能对空间有敏感的体味,当然绝对不可能在建筑上有什么感人的成就。
我没有责怪年轻人的意思。实在因为中国的社会太现实了。在孩子中有一定的比例是适合学建筑,会对筑巢有兴趣的,可是他们的父母从小就逼他们上补习班,考上明星中学、大学,使他们对自己的性向强行压制因而麻木了。他们已不知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建筑界又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商业气息,台湾的建筑环境因而缺乏诗情画意,使得拥有建筑天赋的孩子得不到任何启发。况且即使他们学了建筑也极少有发挥才能的机会。上焉者,考取建筑师执照,有幸得到有钱人帮助,忙着建一些房屋,赚取辛苦钱:下焉者,在建筑师事务所里工作一生,伏在图班上或对着电脑为老板卖力,却得不到表现的机会。没有活泼兴奋的建筑工作者,怎会使下一代的学生得到鼓励,兴高采烈的期待进入这一行呢?
老弟,建筑需要特别的性向,才能有压抑不住的兴奋。在我个人求学与教书的经验中,知道这是一种特殊的才能。人类的智力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我们所说的聪明。聪明的人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而且遇事有追根到底的精神。这类人在学校里是好学生,样样功课都很好。通常图书非常用功,考试轻松过关。这类好学生都考到台大去了,他们要学医科或者理科。在建筑系只偶尔看到一两位,他们对系里的功课通常觉得无书可读。对画图没有兴趣,如果没有转学出去,勉强读到毕业,出国后也转行了,转到理工科,大多破有发展。
学建筑是否需要过人的智力呢?并不需要。我们需要中等以上的理解力。因为太聪明的人容易对事物向深处钻研,投身于科学或其他学术之中。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理解力,但我们的任务是为解决人间问题而创新,需要的条件是与学术研究不甚相同的。
聪明的人对事理穷追不舍,他的思考模式是垂直的。达到目的的方法常常是排除人间关系的影响。学建筑或设计的人需要一种偏才,他习惯于横向思考。从创造心理学上说,一切发明都需要横向思考,可是设计家则生存在横向思路上面。他是属于鬼精灵一类。
何谓横向思考?就是扯关系。举例来说吧!建一座楼房要安全,建筑师必须懂得结构的知识。可是学建筑的人没有钻研结构力学的脑筋。他们在大学课程中都学过微积分,学过静力学,学过结构学,在我读书的时候,甚至有钢筋混凝土与钢骨的课程。但是学好这些课的人都做工程师去了。真正喜欢建筑的人,总学不好结构。以他们的聪明程度,结构力学并不真难,可是他们大多不专心,不愿在数字上用太多心。他们算出来的数字总不精确,因此结构方面的成绩只是勉强过关。他们不是笨,只是心多旁骛,不能集中精神去计算而已。
胡思乱想,就是横向思考。建筑师看结构学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他想到结构的时候,不能不先想到哪种结构比较适合他在构想中的建筑。是砌墙壁,还是用柱梁呢?用钢好,还是用钢筋水泥好?甚至像东海教堂一样用薄壳如何呢?他根本无心想到怎么计算,在他心中晃来晃去的,是找一种与建筑的功能、象征与造型都匹配的结构系统!动这种脑筋的人怎么能学好结构计算?所以计算的工作就交给结构工程师了。
所以你看,横向思考不是没有深度,而是另外一种深度,与精深的学术完全不同。需要横向思考的行业都是重组织的行业。这种人天生有一种把很多不相干的东西组织起来,形成有意义的组合的能力。他们喜欢创造性的工作,因为建筑与设计的工作每天都在动脑筋解决设计上的问题。也就是都在 创造新的关系,寻求新的意义。
因此学建筑的人不喜欢萧规曹随,不愿意做重复而熟悉的工作。也许在外表看起来老老实实,在骨子里他们是有叛逆性的。他们不满现实,追求不确定的未来。如果他们搞政治,很容易闹革命。心地太老实,做事守规矩的人也可以做建筑,但他们不可能在建筑商有什么成就,也不会感到生命的真情,那就只是一件谋生的工作了。建筑界也需要这种老实人,他们在事务所里负责实务,只有他们才能画出合乎施工要求的图样,在工程上不出问题,准备好完备的施工所明书,详细解释图样的问题。没有他们,建筑是做不出来的,他们是大建筑师的幕后功臣。
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安分守己、默默工作、对自己的任务勇于承担而无所失误的人。这好比飞机的机械师,使飞行员登上飞机后无后顾之忧。飞行员战胜归来,没有人记得机械师的功劳。所以我不能说这样只会认真读书的老实人不应该学建筑。可是这样的人应该到科技大学去学营造与管理,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建筑界。他们可以帮建筑师的忙,也可以到营造厂工作。这就是为什么科技大学的营建工程不同于建筑。可惜的是,大家一窝蜂想学建筑,科技系统的营造专业没有建立起来,建筑系倒是增加了不少。谁明白当年在国立技术学院设营造系的苦心呢?
老弟,像你这样会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的人,绝对不会是营造管理的人才。你应该具备“改变现状”的性格,因此我要说一说建筑师所必要的另一个偏才,那就是对 空间的敏感度。
人类有一种特殊的才能,就是关于空间感受、记忆与想象的能力。在他们的亲友中有些人比较有空间观念,开车时方向感清楚,好像有一张地图记录了一切行车的经验。也有些人完全无空间观念,不论走多少次,总是方向不辨。这说明了有些人富于空间感,有人则无。同样,大家一起去旅行,回家后,有些人对建筑环境记得非常清楚,有些人则一片茫然。如果你是属于后一类人,要学建筑是很辛苦的,因为建筑是一个构想空间的行业。
要注意的是,没有这种才能,仍然可能是天才。比如学数学,没有空间感,大概不可能在几何学上有所发明,但仍有广大的领域可以发挥,有些文学家在人性的揣摩上极为细腻,在感情的描述上极为动人,但整篇文章都看不出空间的感觉,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水浒传>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只知道梁山泊在山东,但书中一点也没有空间的描写,只觉得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侠义感人,却无法把他们放在一个空间的构架中。梁山泊的好汉为救宋江,到江州区劫法场。江州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梁山泊在山东、中间隔了江苏、安徽两省。期间的消息如何传递,梁山泊的人马要走多久才能到达,劫人后如何逃脱官兵的拦截,老实说,在我脑海里都是些问号。
《红楼梦》的作者就多些空间观念。他描写的是一个大家族的故事,虽无意写建筑与空间,但在不经意间,荣宁二府的一些空间可以按照故事的发生地点而重建起来。我有一位学生写毕业论文,甚至把大观园的那么多建筑与山水景致重建起来。复原的结果虽不无争议,但没有文中的空间暗示,这一点是做不到的。有趣的是,大多数读者并不介意作者描述的大观园是否在空间上的合理存在。因为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有凭空虚构的权利,似乎是不必追究的。
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就必须存在空间上的思考能力。建筑师的一生都在说空间的故事,如果没有在头脑中迅速空间化的天赋,从事建筑等于瞎子摸象,其困难可知。
成功的建筑师是否都要有同样的空间概念的天赋呢?那倒不一定。因为建筑有一个外形,自外面看去,它是一个雕刻体,又可以附着其他的艺术品,所以社会大众不一定把它看成空间,反而视建筑为纪念物者为多。社会上重视建筑的造型,轻视空间的感受,就是因为大家多半对空间的反应迟钝。所以一位专走外形的建筑师,虽然是很差劲的空间构想家,却也可能为大众接受。近年来为大家视为奇才的建筑师,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就是一个以奇形怪状成名的例子.他的毕尔包美术馆的内部空间非常平凡.可是早一辈的建筑师,如弗兰克.莱特,就以创造内部空间经验为主要的目的。其间的是是非非,让我们以后再讨论吧!
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构想空间的能力与建筑是否成功的机会并没有绝对的关系,但建筑师至少要拥有起码的空间感,才可能从事这一行业。可是要发生浓厚的兴趣,必须有以空间说故事的能力。
为什么建筑是用空间说故事呢?因为空间是为人居住而构成的。鸟兽筑巢、营窝,是为了睡觉的安全,或抚养后代的安全。可是人的生活要复杂的多。我们设计一个建筑,就是提供一些空间为人所使用。你怎么构想这些空间呢?事实上你是在虚构一个故事。以一个住宅来说吧。你要设计一座完全不同的住宅,实际上是要为这个家庭的主人,主妇以及他们的子女,构想一种生活。如果你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壁炉,壁炉的前面是舒服的起居空间,是在构想他们全家围炉夜话的故事。如果你为他们建造了有天光的卧室,天光的下面是床,是在构想躺在床上看星星的浪漫故事。如果没有这些故事,建一座住宅,只是庸俗地显现主人的财富而已,找个匠人做就好了,何必需要有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呢?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想学建筑的人,除了喜欢横向思考,又有空间的想象力,还要有一些诗人的气质。
老弟,我说道这里,你感到兴奋还是颓丧?你感觉到有筑巢的本能吗?你拥有我所说的这些特质吗?也许你受了中学六年的填鸭教育,一时无法了解你自己。不用慌,等你在学校里做完几个设计的习题,就可以慢慢了解自己了。读你来的信,知道你是很敏感的人,相信你会找到在建筑事业中的适当位置。然而如果你发现自己真正缺乏我所说的这些特质,我建议你早一点离开建筑,去做一个尽责的工程师,甚至一个愉快的小说家。当然,你也可以勉强把建筑学完, 学了建筑,虽不一定成事业,却可以帮助你了解生活吧!
文:汉宝德
摘自:《给青年建筑师的一封信》
来源: 匠山行记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汉宝德致青年建筑师的信:关于梦想,关于空间思考
关于泛建筑业底层数据应用的一些思考
李梦颖|一位青年建筑师的成长“三部曲”
情感励志:每天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来思考,留出一点空间来梦想
关于沈绮颖《流沙志》、《沉默的大多数》的一点思考
关于“生气”所引发的思考,气从何来要到哪去?
喜报| 热烈祝贺唐锦道先生获得金十佳室内建筑师荣誉称号
文史哲II正能量世界观:关于财富、爱情、善良的小思考
米尼梦工厂致追梦青年的一封信
关于空间设计师莫棋凯先生的自叙
网址: 汉宝德致青年建筑师的信:关于梦想,关于空间思考 http://www.alq5.com/newsview10523.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