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5月27日 10:49

原标题: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破除SCI(包括文科的C刊、核心期刊)至上的错误科研评价倾向,继续受到关注和热议。笔者以为,对此的讨论应从“是否应破除”深化到“如何破除”的层面,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操作性解决办法。而其最关键的是提高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细分评价能力,也就是运用复杂性思维,依据评价对象和目的不同,选择和运用适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论文评价无疑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但有其适用范围。有些科研工作重在实绩,成果涌现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或表现为文化艺术产品创造,可能参考和凝结了许多论文成果,但它本身无法也无需用论文表达。

在适用论文评价的领域,也依然有“细分”的必要。除了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之外,还应注意到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有较大区别。创新研究往往诞生在学科交叉地带,而大部分学术期刊根据现行学科体系设立,这就容易造成跨学科研究的论文发表难,故应充分考虑创新研究的特点,一文一议,对论文质量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把对科研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的评价和对某项课题承担能力的评价区分开来。有的高校,只问论文刊发的刊物是否“核心”,不问文章内容;另一些高校,又要求发表具体专业的论文,科研评价时才“算数”。前者或是科研管理的懒政,或是应付各种考核、排名的无奈之举;后者限制了学者的研究兴趣,扼杀了思想火花的迸发,事实上,高精尖的研究成果,往往有赖于有着广博兴趣的大脑。一位地质学专业的学者,如果凭真本事在文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恰说明这位学者文理兼修、综合学养较高。不过,如果他以若干篇文学论文为依据,申请地质学的科研课题资助,那就需要认真考量,一题一议,合理研判申报者是否具备完成课题的学术储备和能力。

科研评价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只有评价细分,引导才能精准,真正评出成果、评出人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把评价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待,尊重科研规律。从事科研评价者未必是全能的专家,却应成为善于品鉴的“美食家”。如此,科研人员才能安心工作、展现成果,实现人生抱负、奉献国家社会。

(责编:赵竹青、吕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探索建立中国的科技期刊评价标准
SCI写作教程+SCI写作指导!
SCI 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常见退稿原因分析及对策
江晓原:上海科技期刊创造“中国影响因子首超20”意味着什么
sci期刊发表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
论文发表sci期刊认可见刊还是检索
SCI论文类型及写作结构分析详解
“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应得到更多褒奖
葛均波院士:“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应得到更多褒奖

网址: 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http://www.alq5.com/newsview1037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