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青春不毕业 | 张希:以语言为尺,走向广阔的外交舞台

青春不毕业 | 张希:以语言为尺,走向广阔的外交舞台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5月26日 23:52

原标题:青春不毕业 | 张希:以语言为尺,走向广阔的外交舞台

2020年6月, 上外德语系、卓越学院多语种国别区域实验班的张希即将以毕业生的身份走出校园。 大学期间,她的内心深处一直燃烧着执着向前的闯劲和不肯服输的拼劲,大二时,张希就通过了外交部人才选拔考试成为 外交部定向培养人选

今年毕业后,她将踏入更广阔的天地,继续追寻梦想。张希希望,今后也能用语言丈量世界,不辱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步履坚定,筑梦踏实。

采访 | 全玥 杨二一

撰稿 | 喻佳珩 王兆隆

编辑 | 安然然 杨二一

审核 | 韩骏 黄心怡 陈泰然

战疫,发出外语学子的光和热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张希也不例外。自疫情爆发以来,她便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动态,思考着学德语的自己能够为疫情的防控做些什么。当她看到有防疫志愿者的相关招募时,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疫情初期,国内形式严峻,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一度紧缺,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想要向国内进行捐助,但缺乏语言的支持,学习德语的张希便担负起了翻译相关医疗文件和倡议书的工作。

疫情吃紧的那段时间,张希一边密切关注着疫情动向,一边忙碌于志愿工作,将中文的医疗物资标准对应到德国的标准,以此指导物资的采购。

张希在疫情期间参与志愿活动时处理的一些文件

自己平日所学,此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张希感叹道。

倡议书的格式以及倡议书用到的常见表达,她在平时的学习与阅读中都接触过,有了平常点滴的积累,翻译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张希也提到,翻译工作并非总能一帆风顺,部分医疗名词专业性强,对于一般的语言学习者来讲比较陌生。张希坦言,面对这些专业性强的词汇,她需要上网仔细地查询核对,有时还要向身边的医护专业人士请教。

为了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张希会与同样从事志愿工作的朋友反复交流讨论。这一切的细致与努力,为的就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为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最强有力的语言保障。

三四月份时,疫情开始在其他国家蔓延,已经结束第一份志愿工作的张希,在看到国外疫情的相关报道时,决定再次贡献自己的力量,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与方案传播出去,帮助国外人民共同战疫。

她与同伴一起,结合中国目前对于新冠疫情采取的应对措施,协助翻译和校对防疫手册并推送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她希望能够通过大家的努力,引起国外人民对疫情的重视,消除他们对疫情的恐惧,分享给他们科学的防护方法。

可以说,对于六月份即将毕业的张希而言,除了完成大四下半学期的学业之外,她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奉献给了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

筑梦,在追逐中邂逅意外之喜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张希学姐给我们留下了开朗、健谈的印象。她讲话语速偏快、咬字清晰、逻辑性强,既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又不时有观念输出的句子跳出来。

这种语言习惯似乎与她丰富精彩的履历正契合:卓越学院与德语系双院制培养模式;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联合会主席、曾任卓越学院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校团委思索讲坛部、西方语辩论联队等各类学生活动;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审,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拟获评“2020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当让她用一两个关键词评价自己的性格时,张希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随和”

张希和校团委思索讲坛部分成员合影留念

“因为我是辩论队的嘛,可能讲话时目的比较明确,有时会给人无形的压力。但是从做事上讲,我很愿意听别人的意见、了解别人的想法。”她直言自己的性格中存在“享乐主义”的成分,更倾向于能带给自己体验感和成就感的工作。

比起功利地考量每一次经历在简历上的分量,张希更愿意坚持兴趣导向。她坦言,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令她感到非常快乐。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她曾担任德语志愿者,负责字幕翻译和校对工作。

“我很喜欢看各种电影,被通知通过志愿者选拔的那天,我特别兴奋。”

《窃听风暴》是她最喜欢的德国电影,惨淡的大环境下的个体善良令她动容。谈起电影,她滔滔不绝:“我很喜欢《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的内核是悲剧,但有些人还是在悲剧的环境中慢慢地、努力地去生活,这非常打动我。”

除了电影节,进博会、德语风采大赛等活动的志愿者经历也令她印象深刻。“参与进博会的那几天,总想着要事无巨细地把所有事情安排妥当,一整天忙下来,每天的平均睡眠只有两到三个小时。把(接待的)代表们送走的那一天,我也大大松了一口气,在回程的路上安心睡着了。”

张希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德语风采大赛担任主持

毕业于上外附中的张希,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了七年的德语学习经历,并在双语班中较早地接触到了法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其他语言,受到了多语环境的熏陶,德语、英语均达到C1水平。

当被问及选择德语学习的契机时,张希没有给出我们所期待的“标准答案”:“考初中的时候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听说上外附中的德语教学水平很不错。确认录取后我们还需要填写一张小语种相关的志愿表,然后接受分班考来确定语种方向。”

张希提到,当时自己对于专业不了解,她的志愿表是爸妈帮忙填写的。“可能也没对我抱太大指望,他们就按照表格上给的顺序填了德、法、西、日,于是我就阴差阳错地去了德语班。如果非要说得浪漫一点,你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命运的安排。”她笑说。

在长达11年的德语学习生涯里,语言深刻地塑造了张希的性格,也使她深掘出了德语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坚持兴趣导向的同时,张希逐渐成长为一名责任感很强的学生领袖。

一旦一件事情成为我的责任,我就要尽力把它做好。”回忆起大一时候,为了完成一篇拉丁语作文而挑灯夜战,甚至趴在寝室书桌上睡着的自己,张希的语气柔和而满足。

张希作为中国代表参加

模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张希的内心深处一直燃烧着执着向前的闯劲和不肯服输的拼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她对人生的规划更加明确和通透,也慢慢有了“佛系”的一面,但是她踏实逐梦的脚步并没有放缓。

在她看来, 大学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寻找人生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从懵懂的迷茫走向逐渐清晰的时期。

“在不停学习,探索道路的时候,没有哪一件事100%正确,没有哪一条路是100%通向成功,但在不断的寻找过程中总会有意外的惊喜。”

研学,由语言深入到文化魅力

大学期间,张希有着丰富的海外留学和交流经历,她曾获国家留基委资助,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也曾前往美国乔治城大学参与暑季项目,参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CGTN北美分台、布鲁金斯学会等。

她也曾作为“上外-哈佛学联交流互访项目”代表,在藤校学子的陪同下前往美国波士顿和纽约两地的知名高校和社会组织;获评2018年度复旦大学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奖学金和“荣昶学者”称号,前往奥地利维也纳外交学院进行国际组织、中欧关系、外交外事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等等。

张希在奥地利外交部参访留影

张希认为,从德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由语言去深入了解一个文化最典型的途径应该就是这样的留学交流机会。在所有的留学经历中,大三时的海德堡交换经历对她来说有着最为特殊的意义。

在中学时,主攻德语的张希已经有过德国游学的经历,因而海德堡的生活似乎并不完全新鲜和陌生。但是相比于在国内大多数时间都是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间往返的学习时光,独自一人在海德堡大学城办理入住手续、应付生活上方方面面的琐碎,对张希来说算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海德堡,她每天从宿舍去往教学地点就要花费40分钟的时间,活动空间的拉大,拉开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这让张希脱离了“100%做学生的感觉”,也让她开始思考如何走出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身份,更好地投入社会。

张希在海德堡大学读书会上的照片

张希认为,留学生活是一个沉浸式学习德语思维的过程。“那里所有人输出的都是地道的德语表达,完全不需要中文做中间的翻译跳板,也不会受太多母语认知的影响,这段经历确实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德语水平。”

这种语言习惯的转变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希看待问题,甚至观察世界的角度,让她看见了自己身上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多元的人生选择。

回顾自己的大学时期,张希坦然这一路既有愉悦、荣光,也有过质疑与困惑。

获评“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后,张希在欣喜之余,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压力和困扰。

“当你去汇总你大学期间的经历,并且想让别人去肯定你的优秀时,其实是挺挣扎的。 我觉得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这样的一个称号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压力,让我觉得应该做得更好才配得上这个称号。

和其他听上去光鲜亮丽的头衔相比,张希特别珍视的是西方语辩论队队员们颁发给她的“世界上最好的领队奖”。这个半开玩笑性质的称号背后,是朋友之间相互扶持、同舟并进的温暖人情。

“大家因为单纯地喜欢做这样的一件事,单纯地喜欢这样的一群人,因而聚集在了一起,生发出了光芒和能量。”正是因为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她意识到自己应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正视荣誉,将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转化为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疫情期间,张希和队员们留下了一张特别的毕业照

在2018年,张希顺利通过了外交部组织的人才选拔考试,成为外交部定向培养人选,这对她来说,意味着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也意味着更艰巨的责任。

作为从上外走出去的德语学子,张希希望今后也能用语言丈量世界,不辱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向世界舞台传递中国声音。同时,她也期望学弟学妹能以语言作为敲门砖,在更加广阔的专业领域内,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和热,步履坚定,筑梦踏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青春不毕业 | 张希:以语言为尺,走向广阔的外交舞台
为奋斗的青春唱赞歌
未来你好毕业晚会微博唱响 百万毕业生集体云告别
17岁木村光希或美国读大学?父母为其毕业烦恼
圆梦毕业季,元祖梦蛋糕见证青春不散场
从《小房间》的《不眠夜》到《声希》的《画卷》……
《二十不惑》迎来大结局,青春不散场,你有意难平吗?
拜登胜选将开启中产外交,中美两国人的生活将走向何方?
毕业季丨青春未央,激扬梦想
全能ACE主持人的开挂人生 你不知道的刘美希都在这里

网址: 青春不毕业 | 张希:以语言为尺,走向广阔的外交舞台 http://www.alq5.com/newsview10162.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